林家乐生命学/书法||谈艺录丨曾宓:好的画家启发人的美感,坏的画家利用人的愚钝

标签: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林家乐生命学/书法
|| 谈艺录丨曾宓:好的画家启发人的美感,坏的画家利用人的愚钝
来源:传播有价值的文化 私享艺术
曾宓艺术札记
艺术作品对任何观赏者概不拒绝,但艺术真正的知音者寥若晨星。
当人们还没有文字的交流手段之际,视觉领悟形象和形态的语言能力便成为主要的感知手段。视觉对于形象的判断和感受力优于通过文字和口语。
“取象曰比,取义曰兴”语出皎然《诗式》,即刘彦和所谓“比显兴隐”之意。可见兴之来,必依托于形象。
好的画家启发人的美感,坏的画家利用人的愚钝。
知觉不同于感觉。知觉是感觉的前提。感觉受联想和想象的参与,动用我们记忆中的经验和印象之后综合性的心理状态。
曾宓(1933-2022)号三石楼主,1933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7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得潘天寿、顾坤伯等名师亲授。1962年毕业于中国画系山水科,1984年调入浙江画院任专职画师。现为浙江画院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政协第六、七、八、九届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