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家乐
林家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977
  • 关注人气: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佛学入门丨八识简表及图解

(2025-07-21 17:24:41)
标签:

佛学

林家乐生命学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 ||  佛学入门丨八识简表及图解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佛学入门丨八识简表及图解

延恩寺怀玉大师西方三圣接引图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佛学入门丨八识简表及图解


八识图解

林家乐生命学/佛学||佛学入门丨八识简表及图解


佛教的唯识学,把一心分八识,它的道理很深,只能从浅易的分析八识作用的互相关系,将八识归纳为一简表及八识图解列下,附加说明,作为研究“心识”的门径。

【备注】

无记是非善非恶,没有记别。第八识是无覆无记,异于第七末那的有覆无记。

【附说明】

1、根本识:阿赖耶识是含藏外来六尘缘影所薰习的善恶种子,所积聚含藏的种子在此识中不失也不坏,将来遇到外缘的激发时,又会生起现行,故华译把阿赖耶识叫做藏识,(即含藏种子如库藏)又名根本识。这根本识就是前七转识生起之根,故名根本识。

2、七转识:第六意识,第七识末那及前五识共七识叫做七转识。

3、第六意识:意识是依第七识末那为根(意根)生起。所缘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之法尘,发生认识的作用,叫意识。

4、第七识:梵语末那(MANO),华译思量,又名为“意”。(第六识因依意根生起,称为意识,第七识即是“意”,依梵文则称为未那)在唯识学上,说它从无始以来,常执第八阿赖耶识为自内我,恒审思量没有间断。是因为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跟着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许多烦恼便是这第七识的执着而生起的。

5、八识中哪一个识是生命活动的中枢?

有情生命活动的中枢是在“意”处,因为由意(末那)的意根生起前六识(第六意识及前五识合称为六识),第八识阿赖耶又为“意”所执,这“意”便是引发业力的主人翁。由它的活动引生识向外攀缘六尘境界;由识的攀缘而又集起种种善恶种子,含藏于内心,使阿赖耶识成为生死流转的生命原动力。

6、八识中,哪一识活动力最强?

第六意识活动力最强,因为我们日常工作,整个生活活动都是用第六意识。

7、心、意、识这三个名词的意义有何分别?

一、“心”梵语是质多(CTTTA),“集起”为义,指阿赖耶识含藏积集的善恶种子。

二、“意”梵语末那(MANO),“思量”为义,是指第七识的恒审思量执取第八识为自内我。

三、“识”梵语毗若南(VIJNANA),主要的意义是“了别”为性,是指依“意根”生起的前六识之了别作用。

8、心识是有情生死的根本动力,唯识学所说都是关于心识的问题。以“万法唯心现”的理论去破我法二执。

9、阿赖耶识华译藏识,藏字有三义:

一、能藏: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法的善恶种子。

二、所藏:阿赖耶识为前七识薰习的杂染法所覆藏。

三、执藏:阿赖耶识为第七识所执为自内我。

10、八识中哪一识能缘过去、现在、未来法境?哪一识执持根身?

第六意识能缘过现未法境,第八识阿赖耶是执持根身,才能得生存。

11、八识中哪两识的作用最微细?

第七识和第八识的作用最微细,不很为人了知。

12、如何转八识成四智?

一、首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

二、次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

三、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

13、转识成智的妙用:

一、成所作智一一能现种种化身说话。

二、妙观察智一一能契机说法,恰到好处,使听者不退转。

三、平等性智一一已证自他平等,无我法二执,对一切众生,一视同仁,没有亲疏内外之分。

四、大圆镜智一一如大圆镜,现诸色相一一即如来镜智中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且依大悲,恒缘众生,依大智,观诸法性平等,常能执持无漏根身,为一切善法功德所依。

14、意识分五俱意识和独散意识。

15、五俱意识:即当前五识现起时,意识一定随同俱起,故名五俱意识。

16、独散意识:“独”的意思,是它能独起思构,独自分别一切法,或独作回忆过去的事。独生出极猛利的势用。散的意思。是凡夫心常散乱,故名独散。因它不必和前五识俱起,又名叫独头意识。

来源:《佛学入门手册》圣严法师 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