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入园准备,你真的做好了吗?

(2017-06-22 15:55:09)
标签:

杂谈

​        入园,是宝宝成长的一大挑战,同时也是对父母的一大考验。现在,要想让孩子进到一个好的幼儿园确实挺不容易的,包括奔波择园,准备一份漂亮的简历,甚至有的多少还要交一些赞助费……最后经过一番折腾之后,许多父母会觉得大舒一口气:总算挑了个还算不错的幼儿园,下一步,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也就算放心了。真的如此吗?据我所知,有相当多的父母为上了幼儿园的孩子继续发愁着,遇到很多问题仍不知该如何处理。可见,我们为孩子入园做的准备,也许还远远不够。

        父母为孩子入园需做好五大准备

        孩子上幼儿园,首先应该做好准备的其实是家长。

        准备一:父母应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社会化是三岁以后的孩子最迫切的需求,也是孩子读幼儿园期间最重要的课题。何为社会化?通俗点说,就是多鼓励孩子去跟同龄人玩、融入群体、学会如何与群体中不同的人交往等。幼儿园教育是预备教育,孩子在这里重点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学习一些自然和社会的常识,并养成良好的性格。父母们千万不要指望孩子能在幼儿园掌握多少知识。这是在观察孩子的兴趣后,附带要做的事。若能保证孩子愉快地度过幼儿园时光,会玩,还有几个稳定的好朋友,那么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就算成功了。这样,孩子也才能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未来的学校生活。对于如今独生子女居多的家庭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准备二:为孩子提前准备好进入群体的技巧。入园后,游戏和伙伴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这个时候,会玩的孩子能够交到更多朋友。为了帮助孩子入园后能顺利地融入集体,在此之前,包括入园以后,父母都应该多与孩子互动,让孩子能够更自由、更有想象力地探索、体验和游戏。在三岁之前,父母尽量不要限制孩子的探索性活动;或单纯只是为了让孩子保持衣服整洁,而“捆住”孩子的手脚。与此同时,父母需要提前引导孩子,学会妥善处理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此前,若父母一直对孩子保护过度,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第一时间冲上去,那么现在是该调整一下了。要知道,从孩子踏入幼儿园开始,你的孩子就要逐步“离开”你的庇护了。你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必须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本领。

        准备三:提前做功课,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刚入园阶段出现分离焦虑是正常的。但是,安全感好的孩子,这个时期过去后,就能很好地进入团体生活,与小朋友和老师都能够相处得很好。但有的孩子却不能,细究那些在幼儿园里比较安静、行为偏于退缩的孩子,大都出于安全感不足。千万不要等到孩子要去幼儿园了,才开始做心理上的准备。实际上,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要为孩子进入社会做好所有心理上的准备,打好孩子安全感的基础。

        准备四:请像对待任何一个有尊严的大人一样,去对待上了幼儿园的孩子。三岁之前,对大人来说,孩子更像一个“小玩意儿”。你可以一边把孩子抱在怀里,一边跟人聊自己孩子的糗事,那都没问题。但是三岁以后,如果大人不懂得给孩子留面子,不像尊重一个大人那样尊重孩子,那很容易打击到孩子。三岁以后的孩子,开始进入无条件自信的时期,自尊心也开始慢慢发展了。他们一方面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都能行,一方面犯了错误很害怕别人笑话,不愿意当众被训斥。此时,孩子自信心建立得如何,完全仰赖身边人对他们的评价如何。所以,请客观地评价孩子,不要再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哪怕孩子只进步了一点点,也请给予他鼓励。

        准备五:摒弃“我把孩子交给老师管”的错误想法。要知道,一位幼儿园老师会同时照顾四五个,甚至十几个孩子,根本没有办法顾。及每个孩子当下真正的感受。而且,幼儿园教师只是他们的工作,家长不能对老师寄予太多超出工作范畴之外的期望。无论何时,父母都应该是孩子教育的主体。父母们只有摒弃“我把孩子交给老师管”的错误想法,才能更加慎重地对待孩子在幼儿园里所有的行为,就不会忽略孩子在幼儿园的每一次哭泣,在幼儿园受到的表扬和批评,从幼儿园回来跟你说的每一句话……通过这些点滴的观察和聆听,及时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和正确的引导,如此才能在孩子快速社会化的路上尽到父母该尽的义务。

        孩子入园要做的三大心理准备

        孩子同样需付出一定努力,去适应即将到来的幼儿园生活。这个过程同样需要父母的恰当引导。

        准备一:孩子至少应该在入园前一年,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如果你的孩子现在一岁半、两岁,就可以开始为入园做准备了,一点都不早。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包括:每天早晨几点起床,中午要睡多长时间,晚上几点睡觉,还喝不喝夜前奶等。这些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同时这些点滴的生活节奏,融入到孩子的生命之中去。一个在时间上有节律的人,未来才可能更多地学会时间管理,以及自我管理。

        准备二:提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父母们要跟家中孩子的主要照顾者沟通好,譬如爷爷奶奶,要让孩子自己去做事情,而不是由爷爷奶奶包办。从孩子两岁开始(至少从两岁开始),爸爸妈妈就一定要有一根弦,但凡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一定要让他做,不要再任何事都包办代替了。因为你现在替孩子做得越多,孩子到幼儿园后,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就会越多。独立自理能力包括:自己吃饭、简单的衣服可以自己穿、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和图书、自己坐马桶和擦屁屁、饿了渴了要自己开口问大人要等。对孩子来说,这是一项大工程。在孩子入园前,父母必须帮孩子在家提前做“演练”。

       准备三:多带孩子去幼儿园玩,对入园形成积极期待。在入园前,父母就要让孩子知道,他长大了,有更好玩的地方在等待他。多带孩子去幼儿园玩几次,告诉孩子那里多么有意思,慢慢在孩子心里种下一个“喜欢幼儿园”的种子。如果可以,父母可提前带孩子与将就读幼儿园的园长、老师交流,帮助老师提前认识、了解孩子,也有助于孩子与老师们熟悉、相处。爸爸妈妈需注意,在你为孩子挑选幼儿园时,除了考量客观环境、师资质量等因素外,还需从主观上改变自身心态,并带孩子进行生活规律上的改变。有的父母自己就有分离焦虑,离不开孩子。这些父母尤其需要克服自己的心理状态,放手让孩子长大,要相信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一定会表现得越来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