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区文慧小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试行)1
(2023-04-24 17:03:41)分类: 学校工作 |
平城区文慧小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试行)1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将“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作为“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了出来。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指出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为全面贯彻落实以上《意见》和《方案》,平城区文慧小学结合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制定了《文慧小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试行)》。力求通过此体系的实施,使我校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教育方针,以“在生活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为评价目标,突破时空限制,更好地协同家庭、社会的力量,实施深层次的劳动教育。
二、评价目标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2.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3.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
4.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评价方式:
“人人有岗位”“个个有能力”的模式培养劳动素养。
四、预期效果
为了让学生人人“知劳动、想劳动、愿劳动、爱劳动”,引导学生对劳动过程积极参与、体验、反思,从而更好把握劳动技能,增进劳动情感,各班以学生为主体,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每个学生的特点,设置属于他(她)的班级“快乐小岗位”,力求一人一劳动岗位,责任到人;一人一岗位职责,守责到心;一人一能力培养,获得本领。
五、实施策略
我校按照学生劳动素养培养目标,制定出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劳动评价体系,实施“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级精细化管理。每周五设定为“清洁日”,全员进行大扫除:合理、有序、整齐摆放教室物品;卫生清扫后及时整理劳动用具,合理规划卫生角;经过学生的自主观察与总结,除了以往的常规扫地、拖地、擦黑板、倒垃圾这几类基础清扫任务外,学生还挖掘出以下劳动岗位,如护绿员、黑板美容师,讲台清洁员,作业收发员,地面清洁员、节能小哨兵等。以此,学生自主结合班级的特色角与实际需求,个性化制订劳动小岗位,从而发挥出所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扬了所有学生的劳动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责任心与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