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姚伟超+《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反思

(2020-11-23 15:55:33)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教学反

一、导入具有吸引力。这节课的导入从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疑问入手,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课堂的开头气氛好。由于选取的这个素材贴近学生的未成年人身份,所以能够迅速引起关注。这说明,政治课教学中,素材的选取非常重要,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二、逻辑连贯,层次分明。本课的内容由我是中国公民认识居民身份证两大板块构成,分别按照是什么为什么组织内容,对学生而言接受起来更加容易。

三、抽象的理论生活化,学生更容易理解。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同时拓展学生自己的思维,你知道哪些例子是……”,然后让学生从生活中总结概括出理论知识,最后再回归生活。在这之中,纠正学生的一些有偏差的认识,鼓励表扬深刻正确的认识,课堂效果更好。

本节课的教学,重在教育学生做一个信守承诺、永担过错、自觉承担责任的小公民,引导其理解承担责任的两个方面要求:1.承诺就意味着责任,失信于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慎重许诺;2.只要出现过错,不应该逃避或推卸责任,而应该主动承担自己的过错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觉承担责任的态度,知道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还需要做到自觉承担责任。

需要改进的地方:加强课堂管理;语言的生动幽默,吸引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