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保健 |
http://s14/mw690/003zCQmGty6GAxq0v8x0d&690
1、感冒:
2、心脑血管病:
3、急性胃肠炎:
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如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或直接食用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和食物,就可能发生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此时,尤其要注意不要食用生冷食物。
4、痛风:
人体进食中枢受到寒冷刺激,引起食欲增加,饭量增大,若多食肥甘厚味,则体内血尿酸产生过多,容易发生痛风。这里特别提醒痛风患者,为防止夜间尿液浓缩,可在临睡前或半夜增加饮水量。
5、口腔溃疡:
秋燥很容易让人上火,而口腔溃疡是上火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口腔溃疡发病原因主要是口腔损伤、营养缺乏、激素变化以及使用含有烷基硫酸钠的牙膏等,消化不良、发热、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压力大等因素可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口腔溃疡等上火的症状。应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及时清洁口腔,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食物刺激,控制情绪,疏导身体内郁积的火气,还可以补充维生素B和C。
6、慢性支气管炎:
气温下降,空气变得干燥,这种气候对气管刺激加大,容易诱发或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同时,支气管炎对气候的变化又较为敏感,秋季空气中过敏物质较多,也是诱发支气管炎的病因之一。有时感冒病愈但咳嗽难愈,如果超过三个月,甚至可能会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
7、十二指肠溃疡: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也会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作。因此,有过这类病史的人,大鱼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饮食结构要以清淡为主。在吃海鲜和烧烤时,一定要注意新鲜度。
8、皮肤瘙痒:
这个季节,沐浴不宜过勤,不用碱性大的肥皂或沐浴露。保持大便通畅,可排除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避免诱发瘙痒。
9、习惯性便秘:
秋燥时节,有习惯性便秘的患者,每天至少要喝2000-3000毫升的温水。常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物和蔬果。坚持持久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