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课 时 计 划
第 |
课型: |
||||
课题 |
乘加、乘减 |
主备人 |
王巧 |
课时数: |
|
教学目标 |
1. 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 会用乘加或乘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
||||
难点:会用乘加或乘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
|||||
课前准备 |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
||||
教学流程 |
|||||
一、检查预学,激趣导入 师:看图列乘法算式。(出示课件)
预设:3×3=9,2×4=8,5×4=20。 师:同学们对1~5的乘法口诀掌握得不错,并且掌握了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列乘法算式,让学生既复习了1~5的乘法口诀,又为学习新课作好了铺垫。】 二、助学活动,学习新知 活动1. 理解题意 师:(出示课件)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一共坐了多少人? 预设:每组旋转木马上可以坐3人,有3组旋转木马上每组坐了3人,另外一组上坐了2人。问题是求一共坐了多少人。 活动2.尝试列式计算。 师:你能尝试列式计算吗?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1:先求3组旋转木马上共坐了3×3=9(人),再求这4组旋转木马上一共坐了多少人,列式:9+2=11(人)。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应该怎么写呢?
预设:3×3+2=11
师:同一个问题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你能读懂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预设1:3×3表示3个3相加。3×3+2就表示比3个3多2的数是多少。 小结:像3×3+2=11这样由乘法和加法组成的算式称为乘加算式,像3×4-1=11这样由乘法和减法组成的算式称为乘减算式。 活动3.探究计算顺序。 师:在计算乘加、乘减算式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1:3×3+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预设2:3×4-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核心点总结:计算乘加、乘减算式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设计意图:现实情境是学生列算式的依据,出示情境图后,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题意并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尝试分步列式,加深对情境的理解,感受各数据的特点。解决问题时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列出不同的算式,并充分地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三、续学巩固,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巩固计算的过程中,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并板书) 1.像3×3+2这样由乘法和加法组成的算式称为乘加算式; 3×3+2表示比3个3多2的数是多少。 像3×4-1这样由乘法和减法组成的算式称为乘减算式。 2.计算乘加或乘减算式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五、课后作业 请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1、4题。
|
|||||
板书 设计 |
乘加、乘减
3×3+2=11 1.像3×3+2这样由乘法和加法组成的算式称为乘加算式; 3×3+2表示比3个3多2的数是多少。 像3×4-1这样由乘法和减法组成的算式称为乘减算式。 3×4-1表示比4个3少1的数是多少。 2.计算乘加或乘减算式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
||||
课后 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