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堂课要坚持“四个一点”
(2024-12-10 12:43:38)
简单,就要突出主项,凸显本色。语文课的本色、本质、本源是让学生学习识字、读书、说话、作文,形成语文的基本能力。评价一堂语文课,一定要突出这个主项,凸显这个本色。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不是孤立的,它必然与知识有关,与过程、方法有关,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关,它是语文素养高低的根本性标志。评价一堂语文课,关键要看这堂课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否有效,有效就应肯定,无效就应否定,效果显著就可观摩、推广。
当然,在突出主项的前提下还可兼顾其他。
常规评课的四种样式
一种是“帮扶式”评课。“帮扶式”评课主要是针对刚从事教学工作或刚从事该学段教学工作的教师,评课的目的在于锻炼从教能力。因此,评课要细心指导,持帮扶态度,评课的立意不要过高,要注重基础。有一位教研组长是这样组织评课的,首先,对授课人目前所具有的基本素质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其进取心。其次,由于这部分教师一般都具有可塑性,接受新生事物快,反应灵活,因此,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还对其提出了各方面的严格要求,评说中从严把握,使他们明确要求,找出差距,继续努力。最后,根据大家评说的意见,组长归纳出值得肯定的一面,重点指出今后改进的措施和执行的过程要求,确保他们的提高能够落实。结果,在他的教研组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教师,“帮扶式”评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种是“问答式”评课。教研组内的教师都是同事,彼此都了解,好说话,非常适合开展“问答式”评课。听完课后,先请授课老师来个自评,评课老师再表述意见:可以是对授课老师自评的赞同或是反对;也可以对授课老师提问,请授课老师回答,在与授课老师交流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还可以是授课老师在听取意见后,对所提意见讲述自己的认识与态度等。这种评课促进了授课者与评课者面对面的交流,使双方在互动的对话交流中受到启迪,得到进步。
三种是“争辩式”评课。例如,一位青年教师的课上有这样一个环节:教师让学生轮流读“Z、C、S”,其中一个学生总是发音不准,这位青年教师就不厌其烦地指导他读,花费了3分钟。评课时,教研组长就这一环节的教学组织大家争论。有一部分老师和这位教师的理由一样,因为他们在一次研讨会上,看到名师就是这样做的。还有许多老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一是因为辅导一个学生,却让其他的学生等了三分钟,合适吗?二是学生发音不准,在众人面前一遍一遍地练,他的心里会怎么想,是否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种抓住课堂主要矛盾,组织大家有争议地评课的方式,有利于促进各种教学思想、教学风格的交流与碰撞,很容易生成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四种是“研讨式”评课。课前,大家集体备课,结合研究主题,确定研究课怎么上,指定授课人,并且明确交代该研究课侧重研究什么问题以及该项研究的意义,使评课人在听课时有重点,评课时有核心;课中,大家有重点地实施研究步骤;课后,在组长的正确引导下开展研讨,注意创设一种探讨、切磋问题的氛围,各抒己见、互相商讨,使问题的探讨不断深人,提高评课的效果。最后,组长要对研究和评价情况作简洁的归纳,包括对问题的研究有什么收获和进展、大家对问题的看法主要有几种、认为哪一种存代表性或比较合理、对此类问题的教学建议等,目的在于肯定研究课的价值所在。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