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学生数学错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
(2014-05-28 18:16:03)四年级学生计算错题原因分析及措施
四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并不成熟,并且自我反思能力还未形成,作为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作业之中难免出现一些错题,有时某一类题的错误率还比较高,这是值得老师在教学中格外注意的典型错题。怎样防止和纠正学生作业的错误,是教师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使不少教师感到棘手、困惑,其实,要纠正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就必须认真分析错误,找出致错的原因,而要防止错误,就更需要通过分析错误,了解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性,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在施教中加以预防。
在本人近一学年的研究中,发现学生的错题类型纷繁复杂,而且错误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将学生多种错题分类归纳,发现问题比较突出的是计算错题,在研究过程中着重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着手,根据学生出现的错题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或讲解方式,如提供直观教学、对比教学、竞赛教学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教学生怎样做题,而是要在教题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如如何看清题目,怎样区别概念,如何用图示解题等等,在研究错题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建立起了自己的错题集,建构了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库。
现就典型错题做以下分析及反思:
一、
1.错题:75÷5×3
提示学生:含有两级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而有些学生出错并不是不知道这个知识点,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如果给以提示,孩子就可以意识到。
2.错题:0除任何非0的数都得0。 改正: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3.48减去12乘4的差,再除以8的商是多少?
4.
5.134+135÷135-134
错解:134+135÷135-134
=269÷1
=269
提示学生:含有加减法和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中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基本上都能掌握正确计算法则、试商方法和调商方法。但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是:
(1)在计算过程中抄错数
(2)乘法口诀出错.受特殊乘法算式的影响计算错误(比如学生对15×5=75的印象深刻,看到17×5直接就计算成75。)
(3)进位加、退位减法出错
原因分析:1、教师的观念与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低年级的注重口算训练逐渐过渡到学习笔算知识后,尤其是学习了笔算乘除法的知识后,甚至是很少做这方面的训练。即使是有练习,也多以乘、除法的为主,加减法的口算训练逐渐退到第二线,或多或少都忽视了加减法口算的训练。
这一部分是四年级计算教学中最让老师和学生头疼的地方,主要内容是五大定律在计算过程中的灵活应运,易错点如下:
1、错题:436-143-43
候就多减了1,因此,要加上1,而不能继续减1。
解决策略:
1、提高教师自身口算常规训练的重视,将尤其是与计算过程紧密结合的乘法、退位减法的口算。
2、重视学生各种学习习惯的培养,尽量避免抄错、抄漏的现象,养成“一下笔就做对的习惯”。
3、强化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的训练。尤其是学困生,可以让他们组成2人小组,互相说说计算的过程,互相评价。
4、针对学生出错较多(强化两数相减的过程)的地方,设计专题练习
17×5=85
15×5=75
24×5=120
25×4=100
面对学生学习中的错题,我们不能无奈地、被动地采取“错题----改正”这样单一循环的方式,而应该以研究者的角色,以积极的态度,因势利导,让错题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再度探究的学习资源,成为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