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游戏中游戏材料的重要性
(2022-06-22 17:56:12)陈鹤琴曾指出:“儿童 易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我们可以利用儿童的暗示感受性来影响他们的行为和习惯,在教育上可以取得事半功倍或意想不到的效果”。《指南》 的“说明”也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的。”这点明了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就是做中玩、玩中学、生活中学。 幼儿对外界实物充满好奇与兴趣,积极探索和控制外在环境,能够表现出很强的个体主动性。
皮亚杰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我们都知道,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游戏质量,而影响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游戏材料。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主要通过自主地与材料产生互动、操作、摆弄各种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经验获得能力的提高。所以,区域材料的不同特质及操作方式往往能直接决定幼儿可以获得怎样的一种经验知识、获得哪些方面能力的发展。可以说,区域材料是活动区开展的灵魂和关键。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问题,以促使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之前,我们班在区域游戏中投放的材料都比较局限,如在美工区中,一般就是投放美工活动使用的蜡笔、剪刀、胶带纸,以及白纸、卡纸、彩纸等常用的纸张。在建构区中就是一些木质积木和泡沫积木。在阅读区中就是投放各类绘本书籍。但后来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原来很多不起眼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孩子游戏的材料,只要你将它适时地投放在区域中。孩子就可以将它投入到游戏中,从中获得游戏经验。
然而,丰富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多则滥,滥则泛。幼儿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尽管能吸引幼儿参加活动,但.也易造成幼儿玩得分心,玩得眼花,一会儿拿这个玩玩,一会儿拿那个玩玩,只学会了拿起一物,摆放片刻,另换一物,显然这与我们投放材料的初衷是相悖的。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
除了材料的数量,材料的摆放其实也是有学问的。材料如何摆放才方便孩子们拿取呢?之前我总是发现,孩子们经常会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材料,游戏结束后也不知道应该把材料放回哪里,导致他们随手一放,久而久之,区域中变得乱七八糟。后来我们让小朋友们设计了材料标记图,一种材料放在一个篮筐中,将篮筐上的标记与柜子上的标记对应起来放置,孩子们就能够很快地找到材料的正确位置。再比如像丝带、毛线这种用过后容易凌乱的材料,将它们悬挂起来,孩子们用的时候抽取即可。
总的来说,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的育人环境,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采用集体活动、分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幼儿合作交流,体验探索式的学习过程。舒适、和谐的环境是幼儿在区域中自由活动的基础条件,教师要引导幼儿自觉遵守区域活动的各项规则。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教师应科学投放区域活动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助推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