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区域活动与幼儿深度学习之学习心得
(2022-04-25 19:55:29)
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学习了《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中的“区域活动与幼儿深度学习”之章节。通过本次学习,我有以下一些思考:
思考一:如何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由幼儿决定怎样布置是否会直接影响他们自由交谈展开的程度。
思考二:活动区材料充分的准备及合理投放,促进幼儿主动参与
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在准备、选择、提供操作材料时,我们根据幼儿兴趣和发展水平进行投放。
思考三:在幼儿游戏中,教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观察者
教师是发现者、支持者、鼓励者;在游戏材料提供中,教师是协助者、组织者;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是观察者、参与者;在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是启发者、引导者;在活动的开始和结束评价时教师才是组织者,通过与幼儿的讨论,教师来激发幼儿创造性和分享游戏经验所带来的快乐。
当矛盾、问题出现时,教师不应立即上去帮助解决问题,而是先观察幼儿如何处理,或者在活动评价时提出,由大家讨论得出结论。如果教师当时对幼儿说:“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对于幼儿来讲就失去了一次锻炼的机会,我们应注重鼓励幼儿彼此间的学习,让他们更多的从失败中获得启迪,幼儿只有亲自实践得到的经验才是他自己的。
总而言之,幼儿园区域活动要重视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作用,遵循材料投放的目的性、层次性、渐进性原则,多方面多途径地挖掘材料的来源,在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与材料对话,努力提高幼儿区域活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