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庭教育全职妈妈育儿爱的表达以暴制暴 |
分类: 家庭教育 |
近来小龟喜欢咬妈妈。
我知道他是因为喜欢我,这是他表达亲昵的一种方式。每次见到我,并且乐不可支的时候,都会冲上来抱住我,嘴巴落在哪儿就会顺道在哪儿咬一口。他的小牙已经够坚硬,虽然每次不是死劲咬,但仍然会把我搞得很疼。
开始的时候,我会严厉地制止他,但他总是嘻皮笑脸。当这种行为越来越频繁的时候,我终于冒火了。
昨晚临睡前,他又没轻没重地咬了我。我当时心情也很焦躁,顺手就打了他的屁股,还大声呵斥他。他愣了愣神,放声大哭起来。他或许没有想到,自己前一分钟还跟妈妈那么亲昵,后一分钟就被打了。
哭得梨花带雨,哭得不行。抱着我说:妈妈,妈妈,对(不)起。我问:还咬妈妈吗?他说:不咬。
这是这个不到一岁半的孩子第一次主动道歉,第一次会用否定回答。
可是我心里的内疚和难过排山倒海,抱着他半天说不上话来。等他吃着奶慢慢平静下来,我试图把心里的话说给他听:
宝贝,妈妈知道你这样是因为喜欢妈妈,可是这样妈妈会真的很疼。如果喜欢妈妈,以后宝贝可以来抱抱妈妈,亲亲妈妈,但是不要再咬妈妈了。今天妈妈做得很不好,不该打你的屁股,是妈妈不对。宝贝,对不起。
他在我怀里睡着了。可是夜醒好多次,每次都哭醒。我只好把他接到大床上,贴着我的皮肤睡。夜里下雨了,温度有些低。他依旧不喜欢盖被子,就那么凉凉的贴着我。早上起床又嚷着吃了好几道奶,吃着吃着,突然冒出一句:“咬妈妈,不能。”没有像往常一样,清醒后大声的喊“妈妈!”,他吃完奶就爬到床头玩靠垫,指着旁边的空床说:“爸爸,上班。”就是不跟我说话。
我跟他在床上玩了很长时间,看情形慢慢恢复正常,才带他下床。我洗漱的时候,听到他快乐而大声的喊“爷爷!奶奶!”,自责稍安。
反复思量此事,有几点需要警醒自己:
- 我的内疚与自责,不是因为小龟咬了我一口,是我被自己的坏情绪咬了一口;
-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表达情绪,我没有备课,事情发生了以后仍然没有补课,结果才造成现在的状况。
- “以暴制暴”不是传闻,可能就深藏在我人性中并不太深的地方。我仍需要多少修炼,才能更加宽容,学会接纳?在育儿这条路上,我还太需要你们的指点。
——————————————————————————————————————————————————
雪松点评:
竹言:
知道小龟为什么那么伤心吗?甚至有点儿记你的仇了?
是因为他第一次用“咬你”来表达对你的“亲昵”时,你的反应不够强烈。那个时刻或许你的心情很好,小龟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你没准儿还挺受用。
如果是我,我会尝试着用另外一种方式让小龟理解,这种“亲昵”的不当。我会“装哭”,捂着小龟咬痛的地方,“哭”得特别伤心!嘴里还要不断地喊一些小龟能听懂的表达“痛”的字眼儿。小龟第一次咬你,就用这种方法处理,效果会更好。
我相信,小龟会像你平日哄他时那样,来哄你的。他会知道,哦,妈妈其实是一个和我一样的大孩子,她也会痛也会哭的,妈妈有时候“好可怜啊!”你的表现会激发小龟的同情心。
而你的“以暴制暴”,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会制止了小龟再咬你的行为发生,但是,他从根本上没有理解,为什么妈妈这次会“打我”?打人的妈妈,究竟要向小龟传递什么信息?他后来的表现,是因为他对你产生了“恐惧心理”。寻求其他家人,其实是在躲避你。
竹言,和孩子相处,我们要时时变回孩子,我们要像一个演员,“装哭”就和“真哭”一样。这个阶段的孩子用“哭”来表达一切不舒服的感觉,我们的“哭”,即便是装出来的,却是他能够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