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怡的女儿璐璐今年四岁了,她的钢琴启蒙终于提上日程。作为一个有心的妈妈,梅怡把女儿学琴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了下来,让我们一同来关注小家伙的成长,也希望能对各个孩子的音乐学习起到借鉴的作用。)
璐璐学琴记:之一,选一个更有耐心的启蒙老师
文:梅怡
5月初,璐璐肺炎初愈,我谋划了很久的钢琴学习正式提上日程。
生病前我们已经有过一次试课的经历,第一次试课的刘老师性格相对温和,10分钟的试课过程中带璐璐认识了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以及五线谱,慢热型的璐璐在这次试课过程中表现得有些拘谨。
第二次试课是奶奶爷爷选的老师,音乐学院钢琴教育专业毕业,他们认为科班出身的这位老师在教小孩子方面或许会更专业一些,而且这个老师也是这所钢琴学校里推荐的,费用比第一次试课的刘老师稍高一些。试听一次倒也无妨,有个比较也好做选择。但是在短短的10分钟里,我的内心其实已经做出了选择。这位张老师态度相对严格一些,在教导孩子的时候动作也稍显生硬,我以为或许她更适合带年长一些的孩子,对于预备要入门的璐璐来说,一个更有耐心,性情相对温和的老师或许更有益。况且我想在基础知识的教学方面,应该不至于有太大的差别。
第二次试课是奶奶和我们一起去的,下课之后我便把我的想法跟奶奶交流过,奶奶也和我有同样的感觉,璐璐的性格拗起来就真得很拗,属于吃软不吃硬型,我和奶奶深知一个过分严厉冰冷的老师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很快我们就做了决定。
——————————————————————————————————————————————————
雪松评注:
你在给女儿选择钢琴入门老师时的想法和做法非常谨慎和正确。一个好老师能够让孩子渐渐地亲近音乐,一个糟糕的老师就像是挡在孩子和音乐之间的一扇门,阻碍了孩子和音乐之间的亲密关系。
一个杰出的演奏家背后,一定有无数个伟大的音乐教育家,那些幕后英雄多半一生默默无闻,甘为绿叶。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未必是钢琴演奏水平很高的,她首先要让孩子感到亲切,要有能力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传递音乐信息,更要有耐心,有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孩子的个性特质,要用最短的时间在孩子和钢琴(音乐)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家长(无论是父母还是祖父母)又是孩子和钢琴老师之间的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们有义务将孩子练琴时的表现及时地传递给老师,供老师安排进度时参考。
梅怡,有两点要特别提醒你和婆婆:
1.不能操之过急,要慢要稳,要把每一条小曲子练到位,一周不行,可以两周,你不急,老师也就不急,孩子也不会焦虑;
2.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和老师评价孩子平日练琴时的负面情绪,要和老师电话交流,或者,上课前和老师在教室外沟通,要当着老师的面,表扬孩子平日练琴的正面情绪,有时候,将你的希望通过和老师的交流,传递给孩子,效果会更好。
比如,你可以当着老师的面(或家人),不断地重复:“璐璐可喜欢弹琴了。”“上个星期,璐璐都是自己要练琴的。”璐璐在一边听了,久而久之就会内化为她自己的一种情绪和习惯。
耐心,更耐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