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食物 吃出健康——奎奴亚藜

(2014-06-20 10:32:08)
标签:

健康

                认识食物 吃出健康——奎奴亚藜

http://s3/mw690/003zdgJYgy6JOKqETgm72&690吃出健康——奎奴亚藜" TITLE="认识食物 吃出健康——奎奴亚藜" />


http://s10/mw690/003zdgJYgy6JOKr7KNr69&690吃出健康——奎奴亚藜" TITLE="认识食物 吃出健康——奎奴亚藜" />



    奎奴亚藜【Quinoa】,俗称藜麦,是一种产于北美洲的高蛋白谷物,曾经是印加人(Incas,秘鲁土著)和阿兹特克人(Aztecs,墨西哥土著)的主食。从公元前3000年起,土荆芥子藜的种子就开始在安第斯地区种植。作为古印加人的主要粮食作物的起源,其营养价值已经为世界广泛认可。
奎奴亚藜仅仅生长于海拔2700到4000米,年降雨量5厘米的安第斯地区。奎奴亚藜被印加人视为神的作物,用于各类宗教活动,包括投入金泉中献给太阳神INTI。每年,印加的国王用金色的铲子种下第一粒奎奴亚藜。
一、奎奴亚藜的营养价值:
   作为世界最佳食物之一,奎奴亚藜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14-18%)。谷物,如大麦、玉米和大米的蛋白质含量仅有奎奴亚藜的一半,更加重要的是,奎奴亚藜的氨基酸含量也比其他谷物高得多。以小麦为例,小麦的蛋白质含量与奎奴亚藜最为接近,但赖氨酸,胱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则低于奎奴亚藜。尤其是赖氨酸,奎奴亚藜的含量是包括小麦在内的其他谷物的两倍。不仅如此,奎奴亚藜中还富含磷,钙,铁和维生素E。
奎奴亚藜的种植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且很长时间以来一直被誉为高海拔地区工作者的力量之源。人们将其称为“谷物之母”,因为它具有持续提供能量的特性,它所含有的蛋白质质量要优于肉类之中含有的蛋白质。而且它的蛋白质氨基酸比例较好,能够被人体完全消化,营养吸收率比较高,相对米和麦要健康。尽管一直被认作谷物,但是从技术角度讲,它其实是一种水果。它的营养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其蛋白质的含量超过谷物,而且必需脂肪的含量多于水果。此外它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钙的含量是小麦的4倍,还有铁、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E。对吃素的人来说,是很好的食物来源。藜麦不含谷原蛋白 ,不会引起西方人常见的谷原蛋白过敏症。它也包含丰富的对心脏有益的欧米茄3脂肪酸,胆固醇含量为0。藜麦的热量比较低,一份只有305卡热量,非常适合减肥。奎藜籽的口感劲道,有嚼头,吃的时候可以抑制饱中枢,减少食物量的摄入,容易有饱腹的感觉。由于藜麦谷物的外壳和胚芽保留完好,纤维含量高,因此它能使血糖稳定并抑制饥饿。Quinoa也比较适合作为糖尿病的人的主食,因为他们不适宜吃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容易分解成葡萄糖,血糖就会很高,但像quinoa这样的有很多纤维的粗粮,代谢时间比较长,就比较不会突然升高血糖。
在欧美很多健康食品商店都出售奎奴亚藜,并将其用做稻米的替代品。传说如果人类要飞向火星以及更远的地方,最有可能被选中的植物应该是奎奴亚藜。美国太空总署正考虑以此作为宇航员长途飞行时的食物来源。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检验发现,奎奴亚藜的营养成分与全脂奶粉极为接近。
  1989年,美国科学研究院出版的文章“印加消失的谷物”中,称赞奎奴亚藜为营养均衡的完美的食品。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作出结论说,奎奴亚藜是一种完全天然的营养源,并将它作为一种用于较长时间太空飞行的食物来源。
  "如果我只能选择一种食物生存下去,奎奴亚藜是最佳选择"
   Duane Johnson,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新农作物学

 
二、奎奴亚藜的食用方法:
  目前藜麦在欧美是有机谷类的热门产品,在北美,美国人吃时通常是四杯水对一杯米,再加入其他的五谷杂粮,早上吃餐的话则会加上蜂蜜、杏仁和莓果。此外,藜麦也很适合搭配略有苦味的蔬菜﹙如甘蓝菜﹚。藜麦的做法很简单,就是米和水1:2,同烧饭一样就可以了。通常要在滚水中煮沸约十分钟,让藜麦膨胀,露出小芽,而且有轻微的坚果味道出来就好。

三、奎奴亚藜的储存方法:放入密封容器中

      奎奴亚藜放入密封容器中,放在凉爽干燥的地方可以保存几个月。

 

参考资料:健康布道者文献

 

 

                                       张超群:国家二级营养师
                                        qq:505749258
                                       新浪微博:@营养师张超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