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体重稍高一点有利于成功衰老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21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人以健康为本,健康以养生预防为本。努力提高全民族的营养健康水平和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指标。这一时期又是我国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期,根据预测,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将在2030年到来,未来20年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时期,老年人的健康既是社会保障的体现,也是国家经济水平的象征,然而,由于很多老年人因为阅历的影响,存在有许多营养误区,往往在饮食方面出现固执的做法,比如:有些老观念认为老年人体重越低越好,还有三高病的高发导致有些健康的老年人对于动物性食物甚至鸡蛋都报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这种做法对健康是极为不利的。此外,老年期又是老年人进入衰老、疾病高发时期,如果对平衡膳食与合理营养不加以重视,就会严重损害健康。而研究证明老年人体重稍高一点是有利于成功衰老的(这里所说的体重稍高一点主要是增加肌肉的力量)。下面笔者就此观点予以说明并对老年人如何走向成功衰老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您的健康提供帮助。
一、老年人体重不足易出现的问题:
1、容易生病:因机体没有足够的原料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体内免疫物质水平减少,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不能维持,所以消瘦的老人很容易生病,特别是容易发生感染,急性和慢性传染病的机会增多。
2、骨折率上升:曾有报道说,在一定范围内体重与骨密度呈正比,故轻体重者易骨折;而且瘦弱者在摔倒时缺少脂肪垫保护,易发生骨折。
3、损伤及外科伤口愈合缓慢:当机体进行大面积伤口愈合时,需要较多的能量和蛋白质,,饮食中往往不能提供其全部的需要,因此,缺乏组织储备的瘦弱者,愈合过程很慢。
4、、应激能力低下:应急状态下,如连续的体力活动、受损伤、环境刺激、饥饿、外科手术、发热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对体重正常的人可增加激素分泌,调动体内代谢以对付应激状态,而消瘦的老人对付应激状态的反应和调节能力下降。
5、、活动受阻。因机体产生的能量有限,老年人活动时易发生疲劳、无力、倦怠等,步行不能行远,登高非常困难。
6、、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瘦弱者缺少正常量的皮下脂肪来保持体温,尤其是在冬季,易怕冷。
7、、精神状态不佳。低体重的老年人因不愿多动、多讲话,固表现为精神萎靡、淡漠、抑郁、神经质、不安或失眠等。
二、为什么说老年人体重稍高一点好一些?
“老年人体重稍高一点”指老年人的BMI值宜在正常体重范围内偏高的一侧,即21—23.9,这样的老年人骨密度较高,死亡率较低,而呼吸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较低一些。
1、 、骨密度较高:一项“体重、体重指数与中老年男性股骨骨密度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体重、BMI与股骨骨密度呈正相关,瘦人体力和精力较差,摔倒骨折的危险性增大。
2、 、死亡率较低:“北京市55岁以上人群体质指数与高血压及全死因死亡率的关系”队列研究结果表明,BMI随年龄的上升而下降,高血压患病率则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BMI与全死因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建议老年人群不应过分强调减肥。美国学者报告,在对600万人进行了40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稍胖者(超过标准体重10%——15%)寿命最长,死亡率最低。在澳大利亚老年人膳食指南“不同年龄别和体质指数不抽烟的健康白人总死因相对危险性”研究显示,在20岁以上各年龄组成人中,以BMI接近22者心血管疾病死亡和总死亡相对危险性最小;在65岁以上老人中,以BMI22.0—24.9者总死亡相对危险性最小。
3、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皮下脂肪稍多的老年人,抗寒、抗病能力较强,在临床上也见到当需要外科手术、化疗或放疗时,皮下脂肪多的老年人比瘦弱的老年人更能坚持。而瘦弱的老年人皮下脂肪少,耐寒能力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抵抗力也弱。当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急性传染病发生时,他们的发病率较高,愈后也差。
参考文献:《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编著
《老年营养ABC》
莫宝庆 周玉林编著
《中老年人合理营养》
于康编著
国家二级营养师
QQ:505749258
新浪微博:@营养师张超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