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素食健康问题之三
三、动物蛋白质对慢性病的重要作用:
现代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由于不懂的科学膳食,常常认为“好吃就等于吃好”,导致因能量过剩而造成的肥胖所引起的慢性病越来越多,紧跟着又出现了很多饮食误区,比如有很多慢性病人对动物性食物产生惧怕、敬而远之,一味的素食,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是不科学的。下文是笔者针对动物性蛋白质对慢性病的重要作用总结出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健康提供帮助:
1、慢性肾炎与动物性蛋白质:
慢性肾炎、肾衰竭患者由于肾脏代谢能力下降,体内主要毒素如尿素氮、肌酐等在体内积聚,造成对身体的损害,而这些毒素均为蛋白质的
代谢产物,因此,慢性肾衰病人应强调低量优质蛋白质饮食。有的病人认为素食不含蛋白质,因此长期素食,实际上这是对食物蛋白质的误解,食物蛋白质来自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两方面,虽然大多数植物蛋白质的含量较动物蛋白质的含量低,但日常主食如大米
、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在8%—9%,豆类及豆制品的蛋白质含量可达20%以上,由于植物蛋白含必需氨基酸较少,且含钾高,因此不适合慢性肾衰病人,而动物蛋白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大于50%,因此慢性肾衰病人宜适量进食含必需氨基酸高的动物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肉等,每日摄入蛋白质的总量应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粗略估计,要控制植物蛋白的摄入,不宜选用含植物蛋白高的豆类及豆制品。
2、降压营养同盟军——优质动物蛋白质
日本近年来脑血管病死亡率明显下降,这主要是与日本人膳食中肉蛋奶等动物蛋白增高有关。许多沿海地区渔民长期海上作业,不仅精神高度紧张,而且睡眠时间少,吸烟饮酒普遍量大,精盐的摄入量也高,尽管他们受到许多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的威胁,但是渔民的高血压患病率都比较低,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较低,专家们认为与膳食中蛋白质摄入多以及不饱和脂肪酸高有关。鱼肉中含有丰富的亚麻酸分为y-亚麻酸和a-亚麻酸,它们的化学结构不尽相同,对人体的作用自然也是不同的。其中的a-亚麻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营养素。此外,a-亚麻酸能够增强细胞活性逐渐改善血管弹性,从而达到了调节血压的目的。除此之外,亚麻酸分为a-亚麻酸可以在人体内产生前列腺素I(即前列环素),对人体的血管能够起到扩张的作用,所以就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味强调素食来预防高血压是不可取的,在饮食中我们也需要适当的选择动物蛋白,如鸡、鸭、鱼、奶等。
:
3、动脉粥样硬化的防火墙——海产品
有人要问:什么蛋白质最好?当然,鱼类蛋白质最好,它对预防动脉硬化效果明显。在美国阿拉斯加和我国舟山群岛地区,居民吃鱼越多,动脉越软,得冠心病、脑血栓的几率越小。最近,国外有一份研究报告,公布了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情况,欧洲和美国人的发病率最高,亚洲的日本人发病率较低,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几乎不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研究发现,这三个地区的人饮食中最为显著的差别是:爱斯基摩人吃鱼量最多,日本次子,欧美人吃鱼量较少。爱斯基摩人平均每天吃鱼400克,日本人平均每天吃鱼200克,欧美人平均每天吃鱼100克。鱼类的脂肪里富含一种有独特作用的人体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人体内不能合成,全靠有关食物供给。鱼类脂肪中这种脂肪酸的含量之高是其它食物所无法媲美的,它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可称得上是降脂的明星。德国专家的实验进一步证明,坚持每天吃鱼50克,可减少40%的心脏病,尤以吃深海鱼为佳。因此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一些鱼类,多吃一些鱼类食品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和中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与高血脂有很大关系。而海产品中富含的大量微量元素,有助于减少胆固醇在动脉中的沉积,阻滞动脉硬化的形成。比如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碘,牡蛎中含有大量的锌,海苔含有铁、锌、硒、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大马哈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微量元素,金枪鱼中含有丰富的铁、钾、钙、碘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大多有助于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沉着,防止动脉硬化的形成。碘可以抑制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着,并能破坏钙盐在血管壁的沉积,减缓或阻止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钙、镁、钠参与心肌的酶系统代谢,冠心病患者血中铜镁偏高,可作为心肌梗死早期发病现象之一。镁不足,可使心肌缺钾,可导致冠心病患者突然死亡。铬、锰、锌有利于脂质代谢。缺乏锌,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有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铬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低铬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有关,有人认为美国居民经常食用缺少铬的精制糖精制面粉,因此冠心病的发病率高。
4、人体细胞的灵魂——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中的主要组织结构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人体内有400万亿个细胞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这些细胞不断代谢,所以,我们要不断补充蛋白质来满足人体需求。但是,人体中的蛋白质与我们吃进去的蛋白质是不一样的,吃进去的蛋白质只是转化为人体蛋白质的原料,这种原料需要在体内经过消化分解成氨基酸重新按一定比例组合成人体蛋白质,同时新的蛋白质又在不断代谢与分解,时刻处于动态平衡中。而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20多种,其中有10多种人体自身能合成,还有8种(婴儿9种)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外界吸收,所以需要不断从饮食中补充,那么,什么样的蛋白质比较好呢?从氨基酸的种类和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两个主要条件来判断,当然动物蛋白质胜于植物蛋白质,所以,动物蛋白质被称为名副其实的优质蛋白质,亦可称为人体细胞的灵魂。
5、稳定血糖的营养素——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的健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高血糖与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性,他们需要额外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来维持机体的正常运作。比如:糖尿病患者排尿次数很多,在排尿过程中会使大量的蛋白质丢失,这样不仅会影响身体营养的流失与浪费,还可能引起低蛋白血症,如果蛋白质食物食用过少,亦会导致营养不良,无法为机体的正常活动提供能量。所以,蛋白质食物的合理摄入对高血糖和糖尿病患者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又由于高血糖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原则首先是要考虑限制总能量的摄入,所以,在选择蛋白质食物的时候应首选优质动物蛋白,如乳类、瘦肉等。
所以说:一味的素食并不是诸多慢性病的最佳选择,只有科学饮食、合理搭配,才能够对各种慢性病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参考文献:《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编
《吃好比好吃更重要》 洪韶光编著
《三高营养调理手册》 健康生活图书编委会编著
《健身营养指南》 吉姆布莱尔编著(新西兰)
《老年营养ABC》 莫宝庆 周玉林
编著
《中老年人合理营养》 于康 编著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张超群
QQ: 505749258
新浪微博:@营养师张超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