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本来就是全国语文教学要达到的基本标准
(2022-05-24 18:12:17)
了解课标其基本思路与主要观念之后,就要“对标”,找差距,确定改进教学的路向。但首先要自信,要有改革的愿望和主动性,不要“被改革”。能否调动广大老师改革的愿望与主动性,是课标能否落实的关键。
很多老师可能认为课标太理想化,与自己的教学差距太大了,实施课标的要求,等于完全否定现有的教学,推倒重来。这确实有点吓人。我能理解一线老师的担忧。现在是有这样的观点,认为以往和现今的语文教学全都是死记硬背的,是受到古代读经、讲经那种模式消极影响的,是知识点能力点线性推进地训练的,新课标的实施,就是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这种说法对以前的语文教学几乎完全否定,并不符合事实,他们看不到多年来课改已有的进步,以为提出新观念新方法,就意味着颠覆过去,和现有的教学习惯一刀两断。
语文教学几十年来、上百年来的贡献是巨大的,也积累了很多可贵的经验,最近十多年的课改,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不能完全否定,推倒重来。我也相信,课标所指出的改革,包括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改变,不会是也不应当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运动式的实施,不会再搞颠覆式的革命。我们老师自己心中有数,对于过去和现有的语文教学状况,有实事求是的分析,不要一笔抹杀,改革也是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