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林黛玉历史文化 |
分类: 红楼十五钗 |
林黛玉对紫鹃说“拿绳子来勒死我”何解?
(2018-11-19)
读了几十年《红楼梦(前八十回)》,松樵实在说不出哪回哪节文字粗糙,文法欠佳,但却能咬定第五十七回上半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最是感人,不独文笔传神优美,逻辑入榫合缝,更兼深埋于喧闹中的思想熠熠生辉,不是情人也泪流。
事发林黛玉首席丫环紫鹃“情辞试莽玉”。 紫鹃说了句“你妹妹回苏州家去”,贾宝玉“那个呆子眼也直了,手脚也冷了,话也不说了,李妈妈掐着也不疼了,已死了大半个了!”文本道:
黛玉一听此言,李妈妈乃是经过的老妪,说不中用了,可知必不中用。哇的一声,将腹中之药一概呛出,抖肠搜肺,炽胃扇肝的痛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紫鹃忙上来捶背,黛玉伏枕喘息半晌,推紫鹃道:“你不用捶,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
黛玉对紫鹃说“拿绳子来勒死我”这话,最清楚不过地表明,“木石姻缘”乃生死之恋。第一回情僧就曾说过:《红楼梦》“其中大旨谈情”。那么宝黛谈的是什么情呢?僧道二仙说是“儿女之真情”。
“儿女之真情”是什么情呢?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云:“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问“世间”情为何物?
贾宝玉“已死了大半个了”,林黛玉一听此言,“将腹中之药一概呛出,抖肠搜肺,炽胃扇肝的痛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读众若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一下林黛玉当时的心境,只求速死应该是毫无夸张。可想而知,贾宝玉如果真的死了,林黛玉必不会独活。
或曰,林黛玉“拿绳子”之语是在埋怨紫鹃,松樵深以为然。紫鹃何必“试”呢?多此一举!也就是说,黛玉说“拿绳子来勒死我”这话,有埋怨紫鹃多此一举之意。
宝玉的心黛玉早知道了。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云:
这里宝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来,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似有拭泪之状,便忙赶上来,笑道:“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林黛玉回头见是宝玉,便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宝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还撒谎呢。”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的死活。”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第三十六回前,尽管林黛玉说:“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宝玉还是时常做出令黛玉“不放心”的事情,或流露出让黛玉“不放心”的神情。
然宝玉挨打之后,第三十四回薛宝钗前往看视时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捱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
第三十五回“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宝玉一面看莺儿打络子,一面说闲话,因问他:“十几岁了?”莺儿手里打着,一面答话说:“十六岁了。”宝玉道:“你本姓什么?”莺儿道:“姓黄。”宝玉笑道:“这个名姓倒对了,果然是个黄莺儿。”莺儿笑道:“我的名字本来是两个字,叫作金莺。姑娘嫌拗口,就单叫莺儿,如今就叫开了。”宝玉道:“宝姐姐也算疼你了。明儿宝姐姐出阁,少不得是你跟去了。”莺儿抿嘴一笑。宝玉笑道:“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他道:“好处在那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他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
但到了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云:宝玉前往梨香院听到、看到龄官和贾蔷的恋情后,猛然情悟。宝玉一心裁夺盘算,痴痴的回至怡红院中,正值林黛玉和袭人坐着说话儿呢。宝玉一进来,就和袭人长叹,说道:“我昨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怪道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
有人说,第三十六回是宝黛恋“情定”的分水岭,松樵为之点赞。此回以后,宝黛恋就“情定”了,不再如前三天一争,两天一吵了。此回这以后,黛玉才真正知道了宝玉的心。所以说,林黛玉“拿绳子来勒死我”这话,有埋怨紫鹃多此一举之意。
林黛玉“拿绳子来勒死我”还有“我命休矣”之叹。
紫鹃这么一“试”,
王夫人呢?她将宝黛恋说成是黛玉“勾引”宝玉:“难道我通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她绝对不会允许宝黛恋继续下去!她必然开动机器的马力,动用一切手段,对宝黛恋进行围剿。“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有人又说,林黛玉为什么偏偏说“拿绳子来勒死我”,而不说“拿剪子来扎死我”,或“将我推入湖中淹死”呢?
《红楼梦》无闲笔,“拿绳子来勒死我”之语就是对林黛玉死亡方式的伏笔,林黛玉最后是自缢而死的——“拿绳子来勒死”。
程高本后四十回关于林黛玉的结局,写的是王熙凤的调包计,让宝玉和宝钗成婚。黛玉病重,焚稿断痴情,悲痛至极而死。这段故事尽管有的情节写得还算不错,比如焚稿断痴情一节,但却严重违背了作者本意。通过前八十回可以看出,宝玉和黛玉的婚事是贾府上下都知道的事,特别是贾母更是心疼自己的外孙女,希望宝玉和黛玉能够成婚。而程高本写的调包计却是经过贾母同意的,可以说是程高本一大败笔。
认为林黛玉最后是沉湖而死,但这个说法也是经不起推敲的。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宝玉笑道:“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可见黛玉葬花的原因就是怕污水脏了花,自己那么高洁又怎么会沉湖而死呢?《葬花吟》里有一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更说明黛玉不会沉湖而死。
那么林黛玉的真实结局到底是什么?《红楼梦》第五回预示了人物的结局,我们看看第五回是怎么写的: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了,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很多人都认为判词中的“玉带林中挂”只是暗示了林黛玉的名字而已。但判词是预示人物结局的,这点通过其他人的判词也能看出这一点来。并且甲戌本、戚序本、蒙府本在“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下有双行夹批“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皆非生其地”是死地的意思,可见这句“玉带林中挂”预示了林黛玉的结局!那么通过这句判词能想象到的林黛玉的结局是什么呢?不要想得太复杂,其实很简单,林黛玉是在树上上吊而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