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红楼梦》需要知识

(2018-11-21 07:22:44)
标签:

红楼梦

不自弃文

历史

文化

分类: 红楼十五钗

          阅读《红楼梦》需要知识

               ——朱熹《庭训·不自弃文》鉴赏

               2018-11-21

  关于《红楼梦》究竟应该怎么阅读,这是一个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有一千个《红楼梦》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人看到前5回时看不下去、看不懂,于是就跳过去?为什么我们越了解《红楼梦》,越接近《红楼梦》,反而越会遇到更多的盲点,更多的困难?我们无论怎么样从《红楼梦》里面取暖都是允许的,但对我们来说,感动是一回事,还需要知识。

  第四十九回曹氏特意安排一个完美的薛宝琴来到贾府,还透过宝玉的赞叹说:“我成日家说我们家里这几个人已经是独一无二的了,谁知不必远寻,单单在我们本地风光就一个赛似一个,我真是井底之蛙。”我们都在说薛宝钗是一个绝色的人物,读者们都说林黛玉是宝玉最爱的人,所以是最好的人。但是,连贾宝玉都承认,自来了薛宝琴之后,他说自己以前是“井底之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连宝玉都认可这一点,为什么我们读者还要坚持钗黛的褒贬到你死我活?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探春从赖大家请吃酒回来,讲赖家花园中的事故。探春道:“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

  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绔之谈。虽是千金小姐,原不知这事,但你们都念过书识字的,竟没看见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文》不成?”探春笑道:“虽看过,那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那里都真有的?”宝钗道:“朱子都有虚比浮词?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

  《不自弃文》,见载于清刻本《朱子文集大全类编(卷二十一·庭训)》,原文如下:

               庭训·不自弃文

  夫天下之物,皆物也。而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弃。可谓人而不如物乎?!

  盖顽如石而有攻玉之用,毒如蝮而有和药之需。粪其污矣,施之发田,则五谷赖之以秀实。灰既冷矣,俾之洗瀚,则衣裳赖之以精洁。食龟之肉,甲可遗也,而人用之以占年;食鹅之肉,毛可弃也,峒民缝之以御腊。推而举之,类而推之,则天下无弃物矣。今人而见弃焉,特其自弃尔。

  五行以性其性,五事以形其形,五典以教其教,五经以学其学。有格致体物以律其文章,有课式程试以梯其富贵。达则以是道为卿为相,穷则以是道为师为友。今人见弃而怨天尤人,岂理也哉!故怨天者不勤,尤人者无志。反求诸己而自尤自罪、自怨自悔,卓然立其志,锐然策其功,视天下之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弃,岂以人而不如物乎!

  今名卿士大夫之子孙,华其身,甘其食,谀其言,傲其物,遨游燕乐,不知身之所以耀润者,皆乃祖乃父勤劳刻苦也。欲芳泉而不知其源,饭香黍而不知其由,一旦时异事殊,失其故态,士焉而学之不及,农焉而劳之不堪,工焉而巧之不素,商焉而资之不给。当是时也,窘之以寒暑,艰之以衣食,妻垢其面,子衅其形。虽残杯冷炙,吃之而不惭;穿衣破履,服之而无耻,黯然而莫振者,皆昔日之所为有以致之而然也。

  吾见房杜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遭不肖子弟荡覆殆尽,斯可鉴矣。又见河南马氏倚其富贵,骄奢淫佚,子孙为之燕乐而已,人间事业百不识一,当时号为酒囊饭袋。乃世变运衰,饿死于沟壑不可数计,此又其大戒也。

  为人孙者,当思祖德之勤劳;为太子者,当念父功之刻苦,孜孜汲汲,以成其事;兢兢业业,以立其志。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迁之,我独不移。士其业者,必至于登名;农其业者,必至于积粟:工其业者,必至于作巧;商其业者,必至于盈资。若是,则于身不弃,于人无傀,祖父不失其贻谋,子孙不沦于困辱,永保其身,不亦宜乎!

  现将《庭训.不自弃文》用现代汉语翻译如下:

  凡天下之物,均有其物性。只要该物有一点可取之处,便不会被世间丢弃。难道堂堂之人反而不如物吗?!比如坚硬的石头而有琢玉的作用,比如剧毒的蝮蛇而为配药所需求。粪物是够污秽的了,用来施肥发酵田土,则五谷作物能依赖它抽穗结粒。草木灰已是冷寂的残物了,用来洗涤,则衣裳就能靠它得以清净洁明。食用龟的肉,其甲壳可以扔了,而人们能用它来占卜年景。食用鹅的肉,其毛羽可以扔了,而侗族人把它缝在衣服上用来抵御腊月之寒。推举实例,如此考究下去,则天下没有可弃之物了。而今天人们有被遗弃之感,仅是自己放弃自己而已。

  以“五行”之说论定事物相生相克之属性,以“五事”之理关注事物的各种情形,以“五典”之教义来教化需教化之人,以“五经”之典来学习应当掌握的知识。有格调、有体察事物的认识可以考究文章,懂得考核政绩法则和考核程序可以晋级富贵。人生通达时要以这个道理身居高官显位,穷困时也应以这个道理拜师交友。当今世人因无事可用而怨天尤人,哪有这个道理啊?故而,常埋怨上天的人并不勤快,总怪恨别人的人是没有志气。应反过来找找本身问题并怪罪自己、怨悔自己;要卓然不群地树立志向,毅然决然地努力用功。看看天下之物,但有一点可用之处就不会被世人丢弃,哪有人而不如物的呢!

  今日高官名士之子孙,衣着华丽,饮食甘美,言语谄媚,傲空一切,只知游逛景物、恣乐于酒宴管弦之中,且不知自身之所以如此显耀滋润,均来自他祖辈、父辈的勤劳刻苦。渴饮甜泉而不问其来源,餐用美食而不知其来由,一旦时过境迁,失去旧日光景,为求取功名而开始读书已来不及,去务农而又承受不住劳苦,去做工匠而又没有平素的技艺积累,去经商而又缺少周转资金。真若到了这种境地,寒来暑往都承受着窘困,衣食住行艰苦不堪;妻子蓬头垢面,儿女形貌猥琐如同囚犯,虽是残羹冷饭,吃的时候不觉羞惭;衣服鞋子破烂了,穿着时也不觉得耻辱。如此衰落而一蹶不振,都是往日所作所为导致的结局。

  我知道唐代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平生勤劳辛苦,还仅能撑得住门户生计,竟遭到不肖子弟的挥霍几乎倾家荡产,这可做为鉴戒的例子。又知道河南马氏家族依仗其富贵,骄奢淫逸,子孙唯能酒宴寻欢而已,此外人间事业一概不知,当时被号称“酒囊饭袋”。当世道变迁、运数衰落,饿死于沟壑的就不可计数了,此又是一重大鉴戒。

  作为人的子孙,应当思虑祖德之勤劳;为太子者,应当念及父辈功业之刻苦。要勤勉不懈,求取事业有成;要兢兢业业,以树立远大志向。他人都蜂涌地追向那里,我独秉志坚守于此处。他人都忙于随波逐流地改变自己,我独依然故我不移本色。以学士求取功名者,须学以成名;以务农为家业者,须做到囤粮有余;以作工为操业者,须练就精专的手艺;以经商为本业者,须争取盈余的资金。如果做到这样,则自我感到有价值,对他人也面无愧色;既对得住祖上曾经的筹划,子孙也免得穷困受辱,因而得以自身永保,这不也很稳妥吗!

  针对宝钗的批评,探春笑道:“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子书?当日《姬子》有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宝钗笑道:“底下一句呢?”探春笑道:“如今只断章取意,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宝钗道:“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难为你是个聪敏人,这些正事大节目事竟没经历,也可惜迟了。”李纨笑道:“叫了人家来,不说正事,且你们对讲学问。”宝钗道:“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阅读《红楼梦》需要知识,换言之,阅读《红楼梦》需要学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