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来雨打中秋月,更值风摇长命灯”

(2016-09-18 08:05:25)
标签:

元妃点戏

牡丹亭

离魂

分类: 红楼十五钗

“从来雨打中秋月,更值风摇长命灯”   

 ——元妃所点第四出戏《离魂》鉴赏

2016-9-18


《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元妃点了四出戏,第四出为《离魂》。《离魂》为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出《闹殇》,舞台本称《离魂》。剧本原文如下:

【金珑璁】[贴上]连宵风雨重,多娇多病愁中。仙少效,药无功。“颦有为颦,笑有为笑。不颦不笑,哀哉年少。”春香侍奉小姐,伤春病到深秋。今夕中秋佳节,风雨萧条。小组病转沉吟,待我扶他消遣。正是:“从来雨打中秋月,更值风摇长命灯。”[下]

【鹊侨仙】[贴扶病旦上]拜月堂空,行云径拥,骨冷怕成秋梦。世间何物似情浓?整一片断魂心痛。[旦]“枕函敲破漏声残,似醉如呆死不难。一段暗香迷夜雨,十分清瘦怯秋寒。”春香,病境沉沉,不知今夕何夕?[贴]八月半了。[旦]哎也,是中秋佳节哩。老爷,奶奶,都为我愁烦,不曾玩赏了?[贴]这都不在话下了。[旦]听见陈师父替我推命,要过中秋。看看病势转沉,今宵欠好。你为我开轩一望,月色如何?[贴开窗,旦望介]

【集贤宾】[旦]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甚西风吹梦无踪!人去难逢,须不是神挑鬼弄。在眉峰,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旦闷介]

【前腔】[贴]甚春归无端厮和哄,雾和烟两不玲珑。算来人命关天重,会消详、直恁匆匆!为着谁侬,俏样子等闲抛送?待我谎他。姐姐,月上了。月轮空,敢蘸破你一床幽梦。[旦望叹介]“轮时盼节想中秋,人到中秋不自由。奴命不中孤月照,残生今夜雨中休。”

【前腔】你便好中秋月儿谁受用?剪西风泪雨梧桐。楞生瘦骨加沉重。趱程期是那天外哀鸿。草际寒蛩,撒剌剌纸条窗缝。[旦惊作昏介]冷松松,软兀剌四梢难动。[贴惊介]小姐冷厥了。夫人有请。[老旦上]“百岁少忧夫主贵,一生多病女儿娇。”我的儿,病体怎生了?[贴]奶奶,欠好,欠好。[老旦]可怎了!

【前腔】[老旦]并无儿、荡得个娇香种,绕娘前笑眼欢容。但成人索把俺高堂送。恨天涯老运孤穷。儿啊,暂时间月直年空,返将息你这心烦意冗。[合前][旦]娘,你女儿不幸,作何处置?[老旦]奔你回去也。儿!

【玉莺儿】[旦泣介]旅榇梦魂中,盼家山千万重。[老旦]便远也去。[旦]是不是听女孩儿一言。这后园中一株梅树,儿心所爱。但葬我梅树之下可矣。[老旦]这是怎的来?[旦]做不的病婵娟桂窟里长生,则分的粉骷髅向梅花古洞。[老旦泣介]看他强扶头泪濛,冷淋心汗倾,不如我先他一命无常用。[合]恨苍穹,妒花风雨,偏在月明中。[老旦]还去与爹讲,广做道场也。儿,“银蟾谩捣君臣药,纸马重烧子母钱。”[下][旦]春香,咱可有回生之日否?

【前腔】[叹介]你生小事依从,我情中你意中。春香,你小心奉事老爷奶奶。[贴]这是当的了。[旦]春香,我记起一事来。我那春容,题诗在上,外观不雅。葬我之后,盛着紫檀匣儿,藏在太湖石底。[贴]这是主何意儿?[旦]有心灵翰墨春容,倘直那人知重。[贴]姐姐宽心。你如今不幸,坟孤独影。肯将息起来,禀过老爷,但是姓梅姓柳秀才,招选一个,同生同死,可不美哉![旦]怕等不得了。哎哟,哎哟![贴]这病根儿怎攻,心上医怎逢?[旦]春香,我亡后,你常向灵位前叫唤我一声儿。[贴]他一星星说向咱伤情重。[合前][旦昏介]不好了,不好了,老爷奶奶快来!

【忆莺儿】[外、老旦上]鼓三冬,愁万重。冷雨幽窗灯不红。听侍儿传言女病凶。[贴泣介]我的小姐,小姐![外、老旦同泣介]我的儿啊,你舍的命终,抛的我途穷。当初只望把爹娘送。[合]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旦作醒介][外]快苏醒!儿,爹在此。[旦作看外介]哎哟,爹爹扶我中堂去罢。[外]扶你也,儿。[扶介]

【尾声】[旦]怕树头树底不到的五更风,和俺小坟边立断肠碑一统。爹,今夜是中秋。[外]是中秋也,儿。[旦]禁了这一夜雨。[叹介]怎能够月落重生灯再红![并下][贴哭上]我的小姐,我的小姐,“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无常之祸福。”我小姐一病伤春死了。痛杀了我家老爷、我家奶奶。列位看官们,怎了也!待我哭他一会。

【红衲袄】小姐,再不叫咱把领头香心字烧,再不叫咱把剔花灯红泪缴,再不叫咱拈花侧眼调歌鸟,再不叫咱转镜移肩和你点绛桃。想着你夜深深放剪刀,晓清清临画藁。提起那春容,被老爷看见了,怕奶奶伤情,分付殉了葬罢。俺想小姐临终之言,依旧向湖山石儿靠也,怕等得个拾翠人来把画粉销。老姑姑,你也来了。[净上]你哭得好,我也来帮你。

【前腔】春香姐,再不教你暖朱唇学弄箫。[贴]为此。[净]再不和你荡湘裙闲斗草。[贴]便是。[净]小姐不在,春香姐也松泛多少。[贴]怎见得?[净]再不要你冷温存热絮叨,再不要你夜眠迟、朝起的早。[贴]这也惯了。[净]还有省气的所在。鸡眼睛不用你做嘴儿挑,马子儿不用你随鼻儿倒。[贴啐介][净]还一件,小姐青春有了,没时间做出些儿也,那老夫人呵,少不的把你后花园打折腰。[贴]休胡说!老夫人来也。[老旦哭介]我的亲儿,

【前腔】每日绕娘身有百十遭,并不见你向人前轻一笑。他背熟的班姬《四诫》从头学,不要得孟母三迁把气淘。也愁他软苗条忒恁娇,谁料他病淹煎真不好。[哭介]从今后谁把亲娘叫也,一寸肝肠做了百寸焦。[老旦闷倒,贴惊叫介]老爷,痛杀了奶奶也。快来,快来![外哭上]我的儿也,呀,原来夫人闷倒在此。

【前腔】夫人,不是你坐孤辰把子宿嚣,则是我坐公堂冤业报。较不似老仓公多女好。撞不着赛卢医他一病蹻。天,天,似俺头白中年啊,便做了大家缘何处消?见放着小门楣生折倒!夫人,你且自保重。便做你寸肠千断了也,则怕女儿呵,他望帝魂归不可招。[丑扮院公上]“人间旧恨惊鸦去,天上新恩喜鹊来。”禀老爷,朝报高升。[外看报介]吏部一本,奉圣旨:“金寇南窥,南安知府杜宝,可升安抚使,镇守淮扬。即日起程,不得违误。钦此。”[叹介]夫人,朝旨催人北往,女丧不便西归。院子,请陈斋长讲话。[丑]老相公有请。[末上]“彭殇真一壑,吊贺每同堂。”[见介][外]陈先生,小女长谢你了。[末哭介]正是。苦伤小姐仙逝,陈最良四顾无门。所喜老公相乔迁,陈最良一发失所。[众哭介][外]陈先生有事商量。学生奉旨,不得久停。因小女遗言,就葬后园梅树之下,又恐不便后官居住,已分付割取后园,起座梅花庵观,安置小女神位。就着这石道姑焚修看守。那道姑可承应的来?[净跪介]老道婆添香换水。但往来看顾,还得一人。[老旦]就烦陈斋长为便。[末]老夫人有命,情愿效劳。[老旦]老爷,须置些祭田才好。[外]有漏泽院二顷虚田,拨资香火[末]这漏泽院田,就漏在生员身上。[净]咱号道姑,堪收稻谷。你是陈绝粮,漏不到你。[末]秀才口吃十一方,你是姑姑,我还是孤老,偏不该我收粮?[外]不消争,陈先生收给。陈先生,我在此数年,优待学校。[末]都知道。便是老公相高升,旧规有诸生遗爱记、生祠碑文,到京伴礼送人为妙。[净]陈绝粮,遗爱记是老爷遗下与令爱作表记么?[末]是老公相政迹歌谣。什么“令爱”![净]怎么叫做生祠?[末]大祠宇塑老爷像供养,门上写着:“杜公之祠”。[净]这等不如就塑小姐在傍,我普同供养。[外恼介]胡说!但是旧规,我通不用了。

【意不尽】陈先生,老道姑,咱女坟儿三尺暮云高,老夫妻一言相靠。不敢望时时看守,则清明寒食一碗饭儿浇。

[外]魂归冥漠魄归泉,[朱褒] [老]使汝悠悠十八年。[曹唐]

[末]一叫一回肠一断,[李白] [合]如今重说恨绵绵。[张籍]

脂批云:“《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在《离魂》(《闹殇》)剧中,杜丽娘死前叮嘱春香将春容(自画像)放入紫檀匣儿,藏在太湖石底,期待有一天能被有情人捡到。她曾问:“春香,咱可有回生之日否?”这句话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丽娘会不会等到意中人?会不会回生?这些悬念给后面剧情的发展带来了几许光明。因金人入侵,杜宝奉旨镇守淮扬,即日起程。吴吴山三妇合评本曰:“要腐儒葬女于宦邸花园,此事甚难,恰有北往之诏以玉成之,真丽娘之幸也”。因来不及送女儿回乡安葬,建梅花庵观,命石道姑和陈最良看守。这一来为杜柳二人相逢制造了机会,二来将杜宝与金人入侵联系起来。

《牡丹亭》中有三位人物绝对可以在《红楼梦》中找到影子,杜丽娘对应林黛玉,春香对应紫鹃,柳梦梅对应贾宝玉。

身为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杜丽娘才貌端妍,聪慧过人。但在这样一位淑静温顺的娇小姐身上,同时显示出与大自然的天然谐和感以及对美与爱的强烈追求,还有她心细如丝的分析能力和独立识见,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酷爱自由与反叛束缚的精神。因此一旦她面对菱花镜发现了自己无比娇艳的“三春好处”,一旦她步入了充满着生机、流淌着春意的后花园中,她的惆怅无奈、她的委屈与痛苦便如江潮般在心头激荡。无可排遣的春情幽怨愈积愈多,决堤冲防,势所必然。她终于在昏然梦幻中,经由花神的引点,得到了书生柳梦梅的及时抚爱。那种怜玉惜香的爱惜与温存,那些半推半就的腼腆与主动,那般刻心铭骨的极乐体验与无限回味,都成为杜丽娘高于一切的情感财富。她那番“这般花花草草有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的感喟,正是对所谓恋爱自由、死而不怨的强烈呼唤。由唯唯喏喏的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发展到勇于决裂、敢于献身的深情女郎,这是杜丽娘性格的第一度发展。一度发展是如此的迅捷,升华得如此强烈,梦醒之后与现实的距离和反差又是如此之巨大,以致杜丽娘不得不付出燃尽生命全部能量的代价,病死于寻梦觅爱的徒然渴望之中。但杜丽娘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能为情而死,还表现在死后面对阎罗王据理力争,表现在身为鬼魂而对情人柳梦梅一往情深,以身相慰,最终历尽艰阻为情而复生,与柳梦梅在十分简陋的仪式下称意成婚。这是杜丽娘性格的第二度发展与升华,所谓“一灵咬住”,决不放松,“生生死死为情多”。杜丽娘性格的第三度发展表现在对历经劫难、终得团圆之胜利成果的保护与捍卫。

小丫头春香是一位活泼可爱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春香正是杜丽娘性格中调皮、直率层面的外化。闹学的主角是她,而后台则是杜丽娘。尽管杜丽娘还是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格言去教训春香,但她本人又何尝不想与丫环一块去玩耍呢?发现后花园的是春香,而在后花园中演出一幕男欢女爱、惊神泣鬼的梦中喜剧的正是小姐本人。春香的导引与陪衬,使得杜丽娘更为仪态万方、内涵丰富。这一对少女珠连璧合般的联袂登场,与后来舞台本中花神圣母般的形象交相辉映,将女性美的群体阵容渲染得靓丽如画。

书生柳梦梅的性格基调是痴情、钟情与纯情。拾到美女像便想入非非,以图像叫唤出真身来,此谓之痴情;此前在梦中便与素昧平生的杜丽娘结合,此谓之钟情;旅居过程中又与女鬼幽会,使之起死回生后又对她忠心不二,此谓之纯情。

《牡丹亭》所谱写的这首至真、至纯、至美的爱情颂歌,是中国戏剧史上令人心醉、心悸乃至心折的经典曲目。此外,为杜丽娘的真情所感召,爽快的判官和富于理解力与同情心的皇帝,都加入了正方的阵营,这就使得杜丽娘得以处变不惊、起死回生,终获胜利。奇幻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强烈的主观精神追求,浓郁的抒情场面,典雅绚丽的曲文铺排,都体现出《牡丹亭》较为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多重艺术魅力。《牡丹亭》中的天上地下、虚实正奇达到了一种从心所欲的境界。尽管汤显祖可以使人物故事虚到极点,但有时却又落脚到真切的实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