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熙凤何以点《还魂》、《弹词》这两出戏?

(2016-09-20 16:38:06)
标签:

王熙凤

《还魂》

《弹词》

王熙凤何以点《还魂》、《弹词》这两出戏?

2016-9-20

 

 《红楼梦》第十一回,贾珍在宁国府为父亲贾敬祝寿,请来“一班小戏儿并一档子打十番的”。贾母因前一天晚上吃桃子闹病没来,王夫人、邢夫人、凤姐儿、宝玉都来参加。王夫人问及秦可卿的病,大家便议论了一会儿。吃罢饭准备去看戏时,凤姐儿说要先去看看秦氏,宝玉也跟着一起到秦氏房间。在凤姐儿与秦氏聊到病情时,站在一边的宝玉瞅着《海棠春睡图》、秦太虚的对联,不觉想起在这里睡午觉梦到“太虚幻境”的事来。听到此刻秦氏说病未必能熬到过年,宝玉便流下泪来,凤姐见状打发宝玉先去太太那里。后来在来人的几次催促下,凤姐才离开秦氏房间;在去往戏台的路上,凤姐绕进园子的便门,正在欣赏园子里“黄花满地”的风景,猛然从假山石后面走出贾瑞。贾瑞说,也合该我与嫂子有缘,我方才偷出了席,就在这里遇上嫂子。可知贾瑞在席面上已经注意到凤姐不在,设意在这里等他。此后,凤姐便来到天香楼戏台,尤氏正在楼梯口等他。

这时戏台上正演《双官诰》,尤氏拿戏单让凤姐点戏,凤姐谦让了一下,邢夫人王夫人说,我们和亲家太太都点了好几出了,你点两出好的我们听。于是,凤姐儿便站起来,接过戏单,从头一看,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

《还魂》即明朝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一出(《牡丹亭》全称《牡丹亭还魂记》),《弹词》是清朝洪升《长生殿》中的第三十八出。

若是平常,王熙凤绝对不会点这种戏,因为《还魂》、《弹词》都是很哀伤的戏。《还魂》讲的是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柳梦梅就把画挂起来,他惊诧世间竟有这么美的女子,就不断地说:“你出来。”最后杜丽娘真的借这张画“还魂”了。

我们现在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不太容易看懂《还魂》,可是在明朝的时候真的有人看了这出戏然后自杀的,完全像《少年维特之烦恼》。因为那个时候礼教非常严,感情完全被压抑的人非常容易被这出戏感动,让人相信在死后可以追求到爱情,相信真情所至,是可以还魂的,相爱的人还可以相遇。

《弹词》是《长生殿》快到结尾部分的一出,一个在繁华盛世时曾为唐玄宗演奏的音乐家李龟年,年老时流落江南,行乞街头,他用一个弦子弹拨,唱起了当年的繁华故事,叫做《弹词》。其中《九转货郎儿》之《九转》唱道:这琵琶曾供奉开元皇帝,重提起心伤泪滴!俺也曾在梨园籍上姓名题,亲向那沉香亭花里去承值,华清宫宴上去追随。俺不是贺家的怀智,黄幡绰与咱皆老辈。俺虽是弄琵琶却不姓雷,吓哈他呵!骂逆贼早已身死名垂。俺也不是擅场方响马仙期。那些旧相识多休嗳话题。俺只为家亡国破兵戈沸,因此上孤身流落在江南地。恁官人絮叨叨苦问俺是谁,则俺老伶工名唤做龟年身姓李。

这两出戏都是对繁华的回忆,都是哀伤的戏。这里仿佛是在呼应秦可卿之死,或者贾瑞之死也在里面,再往后,是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之死,秦可卿的父亲秦业、弟弟秦钟父子之死,让人感觉到这些人热闹的时候,还有五个人以不同的形式走向死亡,王熙凤鬼使神差地就点了《还魂》和《弹词》。

请看文本:

同一回初二日,王熙凤来到宁府探视秦可卿以后,到尤氏上房坐下。尤氏道:“你冷眼瞧媳妇是怎么样?”凤姐儿低了半日头,说道:“这实在没法儿了。你也该将一应的后事用的东西给他料理料理,冲一冲也好。”尤氏道:“我也叫人暗暗的预备了。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暂且慢慢的办罢。”

下一回即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旁边伏侍的贾瑞的众人,只见他先还拿着镜子照,落下来,仍睁开眼拾在手内,末后镜子落下来便不动了。众人上来看看,已没了气,身子底下冰凉渍湿一大滩精,这才忙着穿衣抬床。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正哭着,只见那跛足道人从外跑来,喊道:“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说着,直入中堂,抢入手内,飘然去了。

再下一回即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牌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闻听,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只得忙忙的穿衣,往王夫人处来。

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正闹着,人回:“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凤姐急命唤进来。昭儿打千儿请安。凤姐便问:“回来做什么的?”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

第十六回“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谁知近日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意被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鸣呼死了。……此时秦钟已发过两三次昏了,移床易箦多时矣。宝玉一见,便不禁失声。……宝玉忙携手垂泪道:“有什么话留下两句。”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说毕,便长叹一声,萧然长逝了。

台上正在唱的是《双官诰》。《双官诰》这个完整的戏我们现在看不到了,能看到的《三娘教子》是《双官诰》的一部分。它讲的是明代儒生薛广(另有称“薛衍”者)外出经商,家留妻张氏,妾刘氏、王氏,刘氏所生之子倚哥及老仆薛保。薛广托同乡往家中捎白金五百两,不料其人吞没白金,购一空棺停于荒郊,以为薛广灵柩……张、刘二氏改嫁,遗倚哥。王氏春娥含辛茹苦,织布为生,与老仆薛保共抚之。倚哥在学堂被同学讥为无母之儿,气愤回家,不认三娘为母,三娘立断机布,以示决绝。薛保再三劝解,母子终于和好。后来倚哥得中状元,薛广也得功名回家,一家团圆,父子二人回乡祭祖,王春娥终获父子之双官诰,圣赐《忠孝节义》牌匾,受封为贞节夫人。薛广的妻、妾改嫁后,丈夫先后亡故,二人无依无靠,同往薛府,求薛广念及旧情收养;薛广怒,拒不相见。二人因倚哥见怜收留下来,命二人给三娘看守牌坊。

《双官诰》,抄录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第473-474页如下:

陈二白撰。《今乐考证》、《新传奇目》、《曲考》、《曲海目》、《曲录》并见著录。陈二白,字于令(一作于李),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据《双官诰》康熙抄本末《题记》,作者六十九岁时,康熙二十九年“改校删录” 于明人《双官诰》而成。原故事见明人《断机记》传奇、杨善之《双官诰》传奇。由此可推知作者年代。生平事迹待考。作传奇三种:《双官诰》、《称人心》、《彩衣欢》。《彩衣欢》今不传。

《双官诰》是结局大团圆的喜剧。别人都点《双官诰》一类的戏,因为过生日,想图个喜庆,不会点《还魂》、《弹词》这类哀伤的戏。这里凤姐点的戏其实是在呼应后面的情节,预示着繁华背后的凄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