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想烟花故人,再不想金玉拖身”
(2016-09-17 07:54:12)
标签:
元妃点戏邯郸梦仙缘 |
分类: 红楼十五钗 |
“再不想烟花故人,再不想金玉拖身”
(2016-9-17)
《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淸江引】〔锺离上〕汉锺离半世有神仙分。道貌生来坌。〔曹舅上〕那虽然国舅亲。富贵做寻常论。〔合〕世上人不学仙眞是蠢。
【前腔】〔铁拐上〕这拐儿是我出海撩云棍。一步步把蓬莱寸。〔采和上〕高歌踏踏春。爨弄的随时诨。〔合前〕
【前腔】〔韩湘上〕小韩湘会造逡巡酝。把顷刻花题韵。〔何姑上〕我笊篱儿漏泄春。捞不上的闲愁闷。
〔合前众仙起手介何笑介〕锺离公。着你高徒洞宾子奉东华道旨。下界度引眞仙。还不见到。好闷人也。〔拐打何介〕啐。做仙姑还有的想。我一拐打断你笊篱根。〔汉笑介〕大家蟠桃花下走跳去。汉锺离到老梳丫髻。曹国舅带醉舞朝衣。李孔目拄看拐打磕睡。何仙姑拈针补笊篱。蓝采和海山充乐探。韩湘子风雪弃前妻。兀那张果老五星轮的稳。算定着吕纯阳三醉岳阳回。〔众下吕引生上〕
【仙吕点绛唇】一片红尘。百年销尽。闲营运。梦醒逡巡。蚤过了茶时分。
〔生〕师父。前面一簇高山流水是那裏。〔吕〕此乃蓬莱沧海。大修行之处也。〔生〕那裏有甚么景致。
【混江龙】〔吕〕这裏望前征进。明写着碧桃花下海仙门。到时节三光不夜。那其间四季长春。〔生〕呀。望见大海那蓬莱方丈了。那山上敢也有虎。便是这海子又有鲸鳌。〔吕笑介〕就裏这海涛中。有三番十五众。鳌鱼转眼。到的那山岛上。止一斤十六两。白虎腾身。〔生〕海船那裏。〔吕〕你背着师父去。〔生怕介吕〕你合着眼过去。〔生背介〕一匝眼过了海也。〔望介〕喜的没有飓风。赫赫海子外没个州郡。凄凉人也。〔吕〕你道是仙人岛有三万丈淸凉界。全无州郡。比你那鬼门关。八千里烟瘴地远恶州军。〔生〕可有翦径的。〔吕〕翦径的无过是走傍门。提外事。贪天小品。〔生〕也有跳鬼的。〔吕〕跳鬼的有得那出阳神。抛伎子。散地全眞。〔生望介〕呀。云端之下。是有人家。怎生穿红穿绿。跏的跛的。老的小的。是怎的起有这等一班人物。〔吕〕都是你的证明师了。数你听。有一个汉锺离。双丫髻苍颜道扮。一个曹国舅。八采眉象简朝绅。一个韩湘子。弃举业儒门子弟。一个蓝采和。他是个打院本乐户官身。一个拄铁拐的李孔目带些残疾。一个荷饭笊何仙姑挫过了残春。〔生〕他们日夜在这所在贵干。〔吕〕他们无日夜演禽星。看卦气。抽添水火。有时节点残碁。斟寿酒。笑傲乾坤。〔生〕这都是生成的神仙。怕修行的不能勾。〔吕〕虽则是受生门。绿眼睛。红脑子。仙风道骨。也恰向修行路。按尾闾。通夹脊。换髓移筋。〔生〕弟子小可能到此。〔吕〕你可也有福力开了头。崔氏宅夫荣妻贵。无业障搨了脚。唐家地荫子遗孙。可是你三转身单注着邯郸道。禄尽衣绝。一睫眼猛守的淸河店米沸汤浑。〔生笑介〕弟子一生躭阁了个情字。〔吕〕蚤则是火传薪。半灶的烧残情榾柮。却怎生风鼓鞲。一锅儿吹醒睡馄饨。也因你有半仙之分。能消受遇着我。大道其间细讲论。〔望介生〕兀那来的老者眉毛多长。〔吕〕眼睁着张果老把眉毛褪。虽不是开山作祖。仙分裏为尊。
【淸江引】〔果老上〕看蟠花两度唐尧运。甲子何劳问。蓬山好看春。只要有神仙分。〔合〕世上人不学仙眞是蠢。
〔吕稽首叫生后跪迎介吕〕张仙翁。吕岩稽首。〔张〕后面跪的何人。〔生〕前唐朝状元丞相赵国公卢生叩参。〔张笑介〕请起。老国公老丞相这等寒酸了。〔生〕做梦哩。〔张笑介〕可是梦哩。也亏你奈烦了五十年人我是非。诧异诧异。〔生〕是也。〔张〕卢生前来。〔生跪介张〕你虽然到了荒山。看你痴情未尽。我请众仙出来提醒你一番。你一桩桩忏悔者。〔生应介众仙渔鼓简子唱上介〕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响绷绷。渔鼓闹云樵。酒暖金花探着药苗。靑童笑来玉女娇。火候伤丹细细的调。转河关撒手正逍遥。莫把海山春躭误了。〔见介〕张翁稽首了。〔何见介〕洞宾先生引的这痴答汉来了。〔吕〕仙姑。恰好蟠桃宴时节哩。〔生〕师父。只说你是何道人。原来便是吕洞宾活神仙。我拜的着也。〔张〕众仙眞。可将他梦中之境。逐位点醒他。证盟一番。方好收度。〔众〕仙翁主见极明。痴人跪下。〔六仙依次责问生跪介〕
【浪淘沙】〔汉〕甚么大姻亲。太岁花神。粉骷髅门户一时新。那崔氏的人儿何处也。你个痴人。〔生叩头答介〕我是个痴人。
【前腔】〔曹〕甚么大关津。使着钱神。插宫花御酒笑生春。夺取的状元何处也。你个痴人。〔生叩头答介合前〕
【前腔】〔李〕甚么大功臣。掘断河津。为开疆展土害了人民。勒石的功名何处也。你个痴人。〔生叩头答介合前〕
【前腔】〔蓝〕甚么大寃亲。窜贬在烟尘。云阳市斩首泼鲜新。受过的凄惶何处也。你个痴人。〔生叩头答介合前〕
【前腔】〔韩〕甚么大阶勋。宾客塡门。猛金钗十二醉楼春。受用过家园何处也。你个痴人。〔生叩头答介合前〕
【前腔】〔何〕甚么大恩亲。纒到八旬。还乞恩忍死护儿孙。闹喳喳孝堂何处也。你个痴人。
〔生叩头答介合前张〕且住。卢生被众仙眞数落。这一会他敢醒也。〔生〕弟子老实醒也。〔张〕卢生听吾法旨。你本是邯郸道儒生未遇。为功名想得成痴。幸直着小二店乾坤逆旅。过去了八十载人我是非。挣醒来端然一梦。道人间饭熟多时。谁信道赵州桥半夜水涨。刚打到丞相府白日鬼迷。你和那崔氏女抛残午梦。亏了洞宾子撺弄天机。黄粱饭难消一粒。葫芦药到用的刀圭。垂目睡加工水汞。自心息把东金炼齐。心生性吾心自悟。一二三主人住持。饥时节和你安垆作灶。醒了后又怕你苦眼铺眉。叫铁拐子把思凡枕葫芦提拄碎。请仙姑女把那残花帚欛柄子传题。直扫得无花无地非为罕。这其间忘帚忘箕不是痴。那时节骑鸾鹤朝元证圣。才是你跨驴驹入梦便宜。〔吕〕卢生领了帚。拜谢仙翁。〔生领帚拜介〕
【北沈醉东风】再不想烟花故人。再不想金玉拖身。〔吕〕你三生配马驴。一世行官运。碑记上到头难认。〔汉曹〕富贵场中走一尘。只落得高人笑哂。
【前腔】〔生〕云阳市餐刀吓人。鬼门关挣脱了这残生〔吕〕这等惊惶你还未醒。苦恋着三台印。那其间多少寃亲。〔拐蓝〕日未?3?8西蚤欠申。有甚么商量要紧。
【前腔】〔生〕做神仙半是齐天福人。海山深躱脱了闲身。〔吕〕你掀开肉吊窗。蘸破花营运。卖花声唤醒迷魂。〔韩何〕眼见桃花又一春。人世上行眠立盹。〔生扫花介〕
【前腔】〔生〕除了籍看茱黍邯郸县人。着了役扫桃花阆苑童身。老师父。你弟子痴愚。还怕今日遇仙也是梦哩。虽然妄蚤醒。还怕眞难认。〔众〕你怎生只弄精魂。便做的痴人说梦两难分。毕竟是游仙梦稳。
〔张〕朝东华帝君去。〔众鼓板行介〕
【淸江引】尽荣华扫尽前生分。枉把痴人困。蟠桃瘦作薪。海水干成晕那时节一番身敢黄粱锅待滚。
【北尾】度却卢生这一人。把人情世故都高谈尽。则要你世上人梦回时心自忖。
莫醉笙歌掩画堂。 暮年初信梦中长。
如今暗与心相约。 静对高斋一炷香。
《邯郸梦》源于唐代人的《枕中记》,改编后的故事出现山门扫花的何仙姑证入仙班,山门缺少扫花的人,吕洞宾到人间在寻觅扫花者。吕洞宾在邯郸道上遇到卢生,二人投缘谈笑后,少年哀叹自己不得志,潦倒在世。吕洞宾问他如何能得意,少年认为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家族兴旺才是最好的人生。恰好卢生想睡觉,吕洞宾送给卢生一个仙枕,果然在梦中卢生叱诧风云,最后权倾朝野,八十岁才死去,醒来发现吕洞宾在身旁,黄梁饭还能有熟,由此醒悟人生如梦,随吕洞宾而去。
《邯郸梦》透视了整个传统儒家思想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了全方位的官场,把用黄梁饭未熟的时间把八十载的阅历加于卢生身上,洗礼卢生的思想,使他顿悟。《邯郸梦》是汤显祖晚年的优秀作品,通过对人生一梦的感慨,写出了世情人情,万境归空。所谓“度却卢生这一人,把人情世故都高谈尽,咳我想世上人梦回时,早把心自忖。”
在古代,比较常见的是在堂会上唱戏,而其中一种"酬神堂会",即神佛圣诞庙会期间,或个人为某事向神佛许愿、还愿,都有请戏班在庙期唱戏的,名为"酬神",戏班应酬这种演出,谓之"酬神堂会"。在这种场合,《仙缘》是一个比较常演的戏曲。但因剧情有富贵成空,万境归空的不良寓意,在其他堂会中,特别是喜庆的时候人们是不会点《仙缘》。纵然要演,戏班对这出戏的要价也是比平常要高,民间流传因为一演此戏,戏班就会面临解散的危险。元妃点戏点出这样寓意不祥的戏曲,照礼法常情和当时的风俗,省亲点出这种戏是有悖常理的。在戏曲的选取中,也选一些比较敏感不祥结果的戏,说明写《红楼梦》定写悲剧。
《仙缘》或《仙圆》,是《邯郸梦》的末尾一出,原来的这折子戏上称作《合仙》。这出戏讲的是吕洞宾借给卢生仙枕,卢生在枕上黄粱一梦后醒来后,拜吕洞宾为师来到仙界证盟,开始为众仙所数落:
汉钟离:甚么大姻亲?太岁花神,粉骷髅门户一时新。那崔氏的人儿何处也?你个痴人!
曹国舅:甚么大关津?使着钱神,插宫花御酒笑生春。夺取的状元何处也?你个痴人!
铁拐李:甚么大功臣?掘断河津,为开疆展土害了人民。勒石的功名何处也?你个痴人!
蓝采和:甚么大冤亲?窜贬在烟尘,云阳市斩首泼鲜新。受过的凄惶何处也?你个痴人!
韩湘子:甚么大阶勋?宾客填门,猛金钗十二醉楼春。受用过的家园何处也?你个痴人!
何仙姑:甚么大恩亲?缠到八旬,还乞恩忍死护儿孙。闹喳喳孝堂何处也?你个痴人!
卢生均用“我是个痴人”回答了点度,并答道:“弟子老实醒也”。
最后资格最老的张果老做了总结后,卢生开始自省,“再不想烟花故人,再不想金玉拖身”,实现了人向仙的蜕变,“除了籍看茱黍邯郸县人,着了役扫桃花阆苑童身”。
《仙缘》的内容十分类似于《红楼梦》中第一回甄士隐听了疯跛道人的点拨,自我醒悟,禅师《好了歌》的真谛,而跟随跛足道人飘飘而去的情节。《红楼梦》中除了设置了甄士隐这样一个缩影型的人物受点化飞升的场合,而且还设置了贾宝玉顿悟的第二次点化场合。己卯本出现了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也就是说,红楼梦中的甄宝玉送玉的情节,是《仙缘》经过提炼而形成的情节。
从角色和道具上看,甄宝玉应该是一个向贾宝玉送信物的人,这个信物是《红楼梦》中核心的信物——“通灵宝玉”。送与被送的关系,从《邯郸梦》的角色关系上看,是类似于吕洞宾与卢生的关系。稍微有别的是,《邯郸梦》中送的是能让人酣然一梦的仙枕,而《红楼梦》中甄宝玉送的是一个能让人历尽繁华,受尽沧桑的通灵宝玉。枕与玉从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具有价值、能满足人某种欲望的东西。枕头满足的是人的幻想欲,玉满足的是人对物质的渴望;送玉的人甄宝玉是一个“吕洞宾”式的人物,即仙的角色,一个点化人顿悟的人。那被送的人肯定是宿命上必将要顿悟飞升的人。
首先,《红楼梦》第五回太虚幻境中,宝玉梦醒的过程是一个常为人忽略的文章,但却极为要紧。管理女儿的警幻仙子携宝玉、可卿闲游,遇到“荆榛遍地,狼虎同群,大河阻路,黑水淌洋,又无桥梁可通”,贾宝玉的反应是“旁徨”,警幻的反应是告诉宝玉不要前进,回头要紧,并告诉宝玉这里是“迷津”,并对迷津做了如下定义: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尔今偶游至此,设如堕落其中,则深负我从前一番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之言矣。
这段文字大有深意,一方面,说明了贾宝玉是彷徨迷津,在迷津中未能解脱出来的人,需要经过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才能到达彼岸。而木居士和灰侍者的木筏只为有缘者渡之,“渡”也通“度”,佛教中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到达极乐世界的彼岸。而未到达的过程中,人要是意志不坚定,不能继续自己的修行将不能到达。“迷津”是找不到渡口、桥梁,迷失了道路,佛教中认为是迷妄的境界。偏偏贾宝玉最后仍然负了警幻仙子的提点,堕落入了迷津中。从警幻仙子的角度上看,到此仍然在践行对贾家二公所求之事,“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
以幻警人,却不能阻拦贾宝玉需要完成的角色使命,因此警幻仙子的规劝并不能阻止贾宝玉进入这一迷津,寻找木居士、灰侍者这样一种人物,“聪明灵慧”的贾宝玉也符合“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所需要的仙性慧根,因此,贾宝玉最终的归宿必将是到岸彼岸,虽然暂时进入迷津。
其次,从元妃点戏的四部戏中,隐含的是贾家之败、元妃之死、甄宝玉送玉、黛玉之死,而甄宝玉送玉的对象如果是贾宝玉的话,也符合《红楼梦》的关键人物命运预示的格局。先是贾家之败的总体概括,第二是影响贾家最为深远的元妃之死,然后是宝黛二人的基本归宿问题。正应了脂砚斋的批语:“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从《红楼梦》的通篇文章看,笔者认为,被点化的人应该是贾宝玉无疑。在批语中,没有写出贾宝玉的死亡,而以送玉飞升为归宿,可以看出在败落废墟中,玉是唯一能留下的重要物质和精神财富,因而,贾宝玉不可能死亡,石头还要回到青埂峰上,这些女儿的记忆不能随着家族败落而被磨灭。
甄宝玉为什么变成了度化贾宝玉成仙的人?从送玉上看,甄宝玉不是和贾宝玉混同的人,也就是说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甄宝玉这个角色是不存在的。甄宝玉既然可以送给贾宝玉玉,就说明这个人是作者实实在在写的人物,他存在在小说中,而且是一个和贾宝玉的十分相像“非仙”人物。只有一种解释能够理清思路,甄宝玉是一个先于贾宝玉上到仙界的人,成为仙人后度化贾宝玉,是贾宝玉的加速版。
再次,甄宝玉送玉引领贾宝玉飞升,不定《邯郸梦》的其他章节,只定在《仙缘》这出,说明八十回后存在贾宝玉证盟的情节。“证盟”是佛教语,所谓佛教徒传法,正式接受教化资格,例如拜师及赋予他一定的仙人品位之类,如同卢生替代何仙姑,被授予天庭扫花的美差。
甄宝玉是实实在在,却又与贾宝玉相像,曹氏如此设计,其根本原因是甄宝玉除承担给贾宝玉送玉,度化贾宝玉这一使命外,还承担着贾宝玉替罪羊这一任务——设若甄宝玉与贾宝玉长得不相像,怎能承担这一任务?度化贾宝玉原本应由僧道二位仙师来完成的,但他们承担不了贾宝玉替罪羊这一任务,所以委托甄宝玉来完成——《邯郸梦》吕洞宾寻找扫花人,度却卢生,就是受何仙姑的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