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黛爱情悲剧”是怎样酿成的?(续一下)

(2016-08-27 07:20:53)
标签:

贾宝玉

林黛玉

木石姻缘

分类: 红楼十五钗

宝黛爱情悲剧是怎样酿成的?(续一下)

 

2016827


林黛玉六岁时母亲病故,在家守制读书(第二回)一年左右,估计也就是七岁左右进的贾府。黛玉和宝玉在贾母的保护下”“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我(宝玉)陪着玩笑(二十八回),这样共同生活了五年左右,直到后来黛玉十二岁、宝玉十三岁入住大观园时才分开。

五年左右的时间,在贾母的刻意安排下,黛玉和宝玉是同贾母睡在一起的。作者在第三回写道:当下,奶娘来请问黛玉之房舍。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一面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顶藕合色花帐,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作者说得明白,黛玉和宝玉睡觉,一个在碧纱橱内,一个在碧纱橱外。至于后来两人是不是分开睡,作者没说,我们也只知道宝玉有一个绛芸轩。史湘云后来第一次入贾府时,是和黛玉睡在一床的,且宝玉那天很早就起来到黛玉房中去看她们。这说明宝玉平时是可以很早很方便地进入黛玉住处的——我们切莫把这个问题往色情上去想,想入非非,贾府的公子、小姐是每个人都有一大群丫鬟、婆子围着的。当然了,我们不瞎想,不等于贾府的人不瞎说。贾府一定会有人造谣生事,散布闲言碎语的,否则,就不会有后来贾母为此事耿耿于怀之破陈腐旧套。因为宝玉那天很早就起来到黛玉房中去看她们,用湘云洗过的水洗脸,令湘云给宝玉篦头之事,还惹得花袭人醋心大发。从这个情节来看,又好像两人是各有房间的。但从宝玉上面所说的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我(宝玉)陪着玩笑话来看,两个人又好像一直就是一个在碧纱橱内,一个在碧纱橱外这样睡觉的。但不管怎么样,两个人睡觉的地方是很近的,且一直是同贾母睡在一起的。

宝玉、黛玉两人分开,是因为元妃的一道谕。宝玉从此住进了怡红院,黛玉从此住进了潇湘馆,两人从此真正地离开了贾母,独立生活了。

以贾母的阅历、经验,男女七岁不同席,贾母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但贾母就是不管不顾这些,让俩个年轻人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我(宝玉)陪着玩笑生活了五年左右的时间。难怪王夫人总是事多心烦

《红楼梦》有两次写到王夫人事多心烦。第一次是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周瑞家的对刘姥姥道:如今太太事多心烦,有客来了,略可推得去的就推过去了,都是凤姑娘周旋迎待。今儿宁可不会太太,倒要见他一面,才不枉这里来一遭。第二次是第七十三回贾母发布禁赌檄文,家政代理首席代表贾探春向贾母辩解道:我因想着太太事多,且连日不自在,所以没回。

按照男主外,女主内原则,荣国府二门外的事,包括收地租,收房租,出外办事等,都是由男主子管的,按道理应该由贾赦这个府长来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贾赦放权给贾琏了(因为按封建宗法制,贾赦的爵位迟早是要给贾琏袭的)。荣国府二门内的事,就是王夫人和凤姐负责了。王夫人由于事多心烦,不大管事了,那就只有凤姐一个人辛苦了。王夫人是吃斋念佛的,应该是个慈善人。那么,王夫人还有什么事多呢?王夫人到底心烦什么呢?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因为贾母力挺木石姻缘,让宝玉、黛玉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我(宝玉)陪着玩笑,王夫人觉得事多,令其心烦。王夫人对贾母敢怒不敢言,就只有心烦了。

宝玉和黛玉这五年左右时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快乐时光。贾母的心事他们不需要去猜,明摆着,贾母的心事也根本用不着去猜。贾府中人,有谁不知道贾母的心事呢?连小厮兴儿都知道宝玉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连花袭人都知道贾母是把自己给了宝玉的。所以花袭人对自己与宝玉偷试云雨情没有一丁点道德自责。心较比干多一窍的黛玉当然更知道贾母的心事。贾母身边的碧纱橱内外和绛芸轩,是宝玉和黛玉名符其实的伊甸园

原来如此,贾母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贾府宣布自己的木石姻缘!如果不是元妃那么一道,让贾府中的姐妹们和宝玉都住进了大观园,那么林黛玉和贾宝玉一定会一直在贾母身边住下去,住到给林黛玉和贾宝玉提亲为止。到时候不提亲也不行了,那时候王夫人也只有干瞪眼。谁能奈何贾母?贾母不用公开给林黛玉和贾宝玉提亲也是可以作主的,并且让他们在绛芸轩结婚生子!

何以说如果没有元妃一道谕,让林黛玉和贾宝玉一直住在贾母身边,贾母会让他们在绛芸轩结婚生子呢?这要从荣囯府的偏疼传统说起。

荣国府不同于宁国府,荣国府很有一些复杂。《红楼梦》中的荣国府比宁国府要重要得多。《红楼梦》这部小说,主要是写荣国府的。读《红楼梦》,必须读懂荣国府。荣国公贾源九死一生拼来的爵位,按照封建宗法传长传嫡制度,如今名正言顺地传到了贾赦手中。所以,荣国府的府长,名正言顺是贾赦。刚进荣国府的林黛玉前去拜见两个舅舅时,从林黛玉所见所闻中,我们得知贾赦的住处是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方下来。”“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袭了爵位的贾赦府长,住在荣国府外,没有袭爵的二儿子贾政,倒住在荣国府中。这就太奇怪了,有点说不过去。于是便有大师登台揭秘:道贾政的原型不是贾母(原型)的亲儿子,是过继过来的。而贾赦(原型)是贾政(原型)的亲哥哥,一起跟了过来的,所以就住到了荣国府外面。作者为了创作《红楼梦》需要,把贾赦(原型)也写入了文本之中,而且让他袭了爵,等等,就是这么回事。这种解释似乎有几分道理,但十分可惜,大师离开了《红楼梦》小说文本。作者在小说文本中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贾赦和贾政都是贾母亲生的。请看第二回的交待: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着官。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假如真如大师所揭柲,作者为何不让过继过来的老二贾政袭爵呢?这样岂不更好?何必这么麻烦?或者是作者疏忽了?——“作者疏忽说是站不住脚的。《红楼梦》作者可不是有人代笔的一般小说家,人家是真正的大师。《红楼梦》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艺术瑰宝!《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怎么会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呢?其实,这就是作者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不管大儿子贾赦住到什么地方,只要兄弟俩没有分家,他住的地方都属荣国府,贾赦都是荣国府名正言顺的合法府长。二儿子贾政住得离荣国府再近,也要接受府长贾赦的领导,这是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所在。

其实,荣国府的正经正内室荣禧堂。这荣禧堂一直都是空着的,贾政和王夫人是决不敢入住其中的。

林黛玉先是往东过荣府正门,到大舅舅家去拜见大舅舅,然后又回来进入荣府,到二舅舅家去拜见二舅舅的。林黛玉是在去二舅舅家途中看到荣国府气派非凡的正经正内室”——“荣禧堂的。林黛玉在这个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正经正内室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上写着斗大三个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瀚大宝。等等。如此气派的荣国府正经正内室,可是荣国府的权力的象征和荣华富贵的象征。

我们当然可以想见,宁国府也有这么一个正经正内室,贾珍每天都在这正经正内室工作和生活。而荣国府则不同。荣国府正经正内室现在是虚位以待的。读者千万不要以为林黛玉的二舅舅贾政一家就住在荣国府正经正内室,其实不然。作者紧接着写了这么一句话:原来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室,只在东边的三间耳房内。夫人接待林妹妹是在另外的东廊三间小正房内(第三回)。这就是说,东边的三间耳房东廊三间小正房才是贾政一家的住处。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请留心作者的交代。

从前面所援引过的第二回一段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贾政住在荣国府正经正内室附近的原因,就是正经正内室的五间大正房,原来是贾政的祖父荣国公贾源住的。因为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所以祖父从小就把贾政带在身边住。荣国公死后,贾代善袭了爵,但他和贾母没有搬入正经正内室,致使荣禧堂一直空着,而贾政也就一直住在正经正内室附近没走,乃至在这里结婚生子。这就和贾宝玉一生下来就被贾母喜欢,一直带在身边住一样。如果不是后来贾政和王夫人鼓捣元妃下谕,让宝玉入住大观园,宝玉岂不是也会一直住在贾母身边的绛芸轩里,直到和林黛玉结婚生子!

顺便说一句,荣国公贾源喜欢贾政,贾代善和贾母喜欢林黛玉的母亲贾敏,贾赦无人喜欢。贾宝玉一生下来就被贾母喜欢,贾母因喜欢贾敏而喜欢林黛玉,这些都是《红楼梦》前八十回文本清楚地交待了的。 (未完)

“宝黛爱情悲剧”是怎样酿成的?(续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