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副册”袭人排在第二,第一位偏偏是晴雯

(2016-08-10 07:26:18)
标签:

太虚幻境

花袭人

晴雯

分类: 红楼十五钗

“又副册”袭人排在第二,第一位偏偏是晴雯

   ——“太虚幻境”是浓缩版《红楼梦》(2

2016-8-10


二、“太虚幻境”是浓缩版《红楼梦》(a)

回到第五回前。作者设定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那天上午随贾母等去东边宁府花园赏梅花的——会芳园赏盛开的梅花,预示贾元春的消息;后来贾宝玉在“太虚幻境”见到的“珠帘绣幕,画栋雕檐,说不尽那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更见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真好个所在”,分明就是后来“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

赏完梅花,吃罢午饭,偏偏宝玉欲睡中觉,由贾蓉之妻秦氏负责安排,选来选去,最后安排在自己房中午睡。作者借贾母心中定评写道:“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作者又借嬷嬷之囗反笔提醒道:“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房里睡觉的理?”秦氏笑道:“嗳哟哟!不怕他恼。他能多大呢,就忌讳这些个!上月你没看见我那个兄弟来了,虽然与宝叔同年,两个人若站在一处,只怕那个还高些呢。”秦氏的释疑似合情理,且引出了秦钟。

贾宝玉在秦氏房中午睡,只留袭人、媚人(秋纹)、晴雯、麝月四个丫鬟为伴。这四个丫鬟名字之妙,令读者不知从何处去想;“那里有个叔叔往侄儿房里睡觉的理?”尽管秦氏释过疑,但显得很苍白,且有“此地无银”之嫌。何处睡卧不可?因要入“神游太虚幻境”之梦,故而必到秦氏房中,其意司马昭之心矣!

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由秦氏引梦:“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这“所在”“朱栏白石,绿树清溪”,“人迹希逢,飞尘不到”,梦中宝玉甚是欢喜,忽听山后有女儿作歌曰:

   春梦随云散,

   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

   何必觅闲愁。

女儿做春梦如花飞水流,花飞有意,流水无情,不是闲愁,自是闲愁。大观园众女儿莫不如此!“众女儿”是多少?一定是“三十六”,绝不是“一百单八”。因为警幻仙姑说得明白:“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即“薄命司”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十二冠首女子”,“金陵十二钗副册”中十二中等女子,“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十二下等女子,“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

宝玉便伸手先将“又副册”橱开了,拿出一本册来,揭开一看,只见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有几行字迹,写的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这明明白白是晴雯的图谶和判词。晴雯是服侍贾宝玉的四个大丫鬟之一,她长得风流灵巧,水蛇腰,削肩膀,眉眼有点像林黛玉,又称“黛影”。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聪明过顶,个性刚烈,反抗性极强,敢爱敢恨,有“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一回,极言其心灵手巧,神情跃然纸上。她的反抗,遭到了残酷报复。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当天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绞下自己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脱去一件贴身穿的旧红绫小袄儿赠给他。当夜,睛雯悲惨死去。她死后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的晴雯,生在“乌云浊雾”之中,亦死在“乌云浊雾”之中,空劳贾宝玉牵挂。

贾宝玉看“又副册”第二页,上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叹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这“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之图谶和“枉自”、“空云”、“优伶”之判词,隐寓花袭人。袭人原名珍珠(另一说蕊珠),从小因家贫被卖入贾府,原系贾母之婢,后又服侍史湘云几年,贾母素喜袭人心地纯良,恪尽职守,将她给了宝玉,作为后备姨娘之人选,后逐渐成为宝玉丫头中的领头人,宝玉因见她姓花,故取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竹识新晴”之意为其改名为“袭人”。作为《红楼梦》中举足轻重的丫头,袭人一直是全书中争议最大的女性人物。

“优伶”者,戏子蒋玉函是也;“枉自”、“空云”何意?利欲熏心,品德不好,实为“告密者”,王夫人的“卧底”。正因为如此,王夫人暗许花袭人为贾宝玉之妾,花袭人亦与贾宝玉常试“云雨情”,按常理花袭人应列入“金陵十二钗副册”。但是,作者毫不讲情面,果断地将其安排在下等女子之“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并特意让贾宝玉先看“又副册”,而“又副册”之第一位偏偏又是晴雯。作者真个是运心独匠,深怕读者误会了袭人的“钗位”!

贾宝玉看“又副册”只看了两页“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橱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幅图谶和判词隐寓香菱,也就是甄士隐的独生女儿甄英莲(“真应怜”),原籍姑苏,眉心中有一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养大后先是被卖给公子冯渊(“逢冤”),后来呆霸王薛蟠打死了冯渊,把香菱强买去做小妾。香菱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她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薛蟠的正房夏金桂极为嫉妒她,就一直虐待香菱。香菱备受夏金桂的折磨,不仅名字被改为秋菱(“求怜”),还险遭谋害。曾寄住在大观园中;后来,拜黛玉为师学诗。

这幅图谶和判词还交待了英莲(香菱)的堪伤遭际和死因——死于夏桂花之手;图谶“水涸泥干,莲枯藕败”,似在隐寓英莲(香菱)死时是个双身子(孕妇)。

香菱的命运是可悲的,但是在《红楼梦》中作者对这个人物特别钟爱,赋予她特殊气韵,致使在大观园中游移着一股极清的暗香,然而终究“菱花空对雪澌澌”了。如果说甄家的小荣枯映衬着贾家的大荣枯,那么香菱的命运也是对大观园群芳命运的一个暗示。谁能想象得到娇生惯养的甄家的掌上明珠,会成为一个让人作践的奴才呢?谁能容忍那么聪明俊秀的姑娘,配给一个只会作“哼哼韵儿”的蠢材呢?有人说过这是“玉碗金盆贮以狗矢()”,实在令人惋惜,甄英莲就是“真应怜”。

甄英莲的册页贾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了,再去取“正册”看。也就是说,《红楼梦》只将“金陵十二钗副册”道出了甄英莲(香菱)一钗。其实,另十一钗明摆着——荣宁二府小妾一类是也,但一定要剔除花袭人。(未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