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娶了潘金莲为未来的祸胎埋下种子
(2016-03-17 07:09:27)
标签:
《金瓶梅》 |
武大郎娶了潘金莲为未来的祸胎埋下种子
以武大的条件,本来娶不上潘金莲。潘金莲得罪了大户,大户把她配给武大,等于天上掉馅饼,让武大捡了个便宜。
很多人爱捡便宜。但便宜有后亏。它滋长人的侥幸心理,让人把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当作属于自己。比如,“我的运气”,这种说法就透露出错误的见解。实际上,我是我,运气是运气。我和运气是两码事,我从来不曾拥有运气,只是在某个时候,偶然撞上了运气。说“我的运气”,就容易把运气看作是“我的钱”,“我的房子”一样,以为恒为己有。——“穷怎么了,运气好,照样讨个好老婆!”
赌博滋长邪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让人——至少在暂时的状态下——忘乎所以,以为真存在“点儿”这回事:今天坐在东边就能赢,坐在西边就点儿背。迷信和不迷信,也不是恒久的。一个不迷信的人,在特殊的环境氛围下,也会相信毫无道理的东西。譬如在牌桌上,一个人的牌越来越顺乎时候,就倾向相信今天真的运气好。每一次赢钱都巩固了他这个认知。于是,一个本身无法站得住脚的判断,变得越来越坚固。所以,谈一个人迷信或者不迷信,都是虚的,要结合具体的时机和氛围看。
但牌桌上的运气也不是不存在。真正的运气是牌技,甚至是打牌的心态。它是恒久伴随你的东西。如果你把这看作运气,就是好的。曾国藩说,“不信书,信运气”,实际上曾国藩丝毫没有少读书,也没有少克己。他只是不居功,把克己带来的巨大报偿说成“运气”。这是为了提醒自己莫懈怠,莫自满,明明有很大本事,却要警策自己:不要得意,你什么本事都没有,你只是运气好。但愚痴的人反过来:别看我没有本事,但我有运气!
所谓“逆袭”,并不存在。武大娶了潘金莲,表面上看,是逆袭。其实是为未来的祸胎埋下种子。人们在一般的事情上,对逆袭还不太相信;但在找对象上,往往很愿意相信有“逆袭”。这是一种变相的迷信。所谓迷信,就是不相信因果,不相信种豆得豆,相信守株待兔。不相信因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贪欲,因为贪欲,不肯放弃对不劳而获的幻想。总以为,不劳而获虽然不是常态,但总会偶然地发生;虽然不至于发生到每个人头上,但不排除发生到自己头上。
想到“不排除”三个字,就已经陷入了邪见,昧了因果。于是思量:我虽然没考上好学校,没找到好工作,没什么本事,但如果找到一个好老婆,嫁给一个好老公,房子、车子,什么都有了,一步就可以到位。十之八九的人,想过要嫁娶一个让周围所有人都对自己刮目相看的人。想在对象带出来的时候,所有人惊叹:“真看不出来,他居然有本事找到这样的对象!”
在惊叹声中,枯萎已久的虚荣心得到滋润,从前被人看不起的地方似乎一下子被推翻,自身的价值重新得到证明。——愚痴的人,陷于这种想象,对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极度饥渴,从而荒怠了本当从事的劳作。在佛教看,这种人流转于畜生道和饿鬼道,非到贪婪心铲除,不得解脱。
所以,永远不要忘记孔子的话:“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武大郎娶了潘金莲,如果他还有一点聪明,也应当认识到:这种意想不到的运气的发生,丝毫无补于他的无能,反而给他带来危险。应当知道,来到身边的不是潘金莲,而是天花板上一顶悬悬欲坠的绿帽子,说不定哪天就掉下来了。要化解这种危险,正确的手段是迁善改过,消除无能。但武大郎十有八九会说:“我改甚么!我又不杀人放火,作奸犯科!”
世俗人的愚痴并不比武大郎少。这种愚痴典型地体现在对逆袭的渴望上,对不劳而获的幻想上,对运气的确信上。试问,把你梦寐以求的东西都给你,你配得上吗?把你想要的名望、地位、财富,统统都给你,你有本事消受吗?
所以,上天只会等一个人历尽千辛万苦后,才给他一点点,这不是吝惜,而是慈悲。轻易给你,是害了你。你的智慧与力量原本配不上。艰苦之所以必要,是要你经此磨难改掉过失,获得智慧,焕发力量,渐渐可以配得上更好的事物。
武大自始至终,所遇的挫败,没有一样能令他反观自省,察觉过失。从清河县搬到阳谷县,是因为武大没朋友。没朋友的原因,是因为他没有本事,又说话难听。
如果你说话难听,但有点本事,能帮得上别人,也可以。武松虽然有时候说话难听,但武松有本事,有人需要他。而且,武松并不是对谁说话都难听,武松脑子比武大精明太多:
“自从武松搬将家里来,取些银子与武大,教卖饼馓茶果请邻舍吃茶。众邻舍斗分子来与武松人情。武大又安排了回席,都不在话下。”
武松交待了,武大才安排。可见武松会搁人缘,武大不会。大雪天里,武松说,“便是县里一个相识,请吃早饭。却才又有一个作杯。”这时武松刚到阳谷县不久,就有朋友了,而武大在阳谷住了一年多,没见有什么朋友。
武大跟街坊的关系也是不好的。如果跟王婆关系好,王婆就不会轻易帮西门庆偷他老婆;如果跟其他邻里关系好,偷情之事不会一条街都沸沸扬扬了,武大还蒙在鼓里。武松回来之后,没有一个人主动找他说武大的事。(据王路《武大郎之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