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断舍离记》

(2021-09-03 13:37:11)
分类: 岁月屐痕


读了字母大哥的《断舍离记》,感慨之余,又敬佩之至。


断舍离需要勇气,一点点的勇气是不够的,需要一种豪迈,甚至是壮士断腕的气概。所以字母大哥说这是一场“壮怀激烈”的断舍离。——诚哉斯言!


字母大哥在青春年少时代为祖国“大三线建设”奔赴贵州,直到退休才回到上海。贵阳那间房子里,承载的就是一部个人和家庭的历史记忆。每一样小小的物件,都有一个值得回味的沉甸甸的故事。


他这次重赴旧地,完全彻底地实践了一次断舍离的人生壮举。


我也曾搬过几次家,最后一次搬家,是退休之后搬回老家。当时已受日本人倡导的断舍离新观念的影响,决心要来一次脱胎换骨的尝试,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大刀阔斧斩钉截铁摧枯拉朽,绝不要拖泥带水扭扭捏捏优柔寡断。


然而,一旦进入程序,却不是那么简单。工作繁复浩大,整理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审查的过程,更是一个回忆的过程。所以工作拖沓缓慢,十分没有效率。


字母大哥描述:关上门,搬个小板凳,坐下来整理。这个场景,特别有画面感。我深有同感。

 

一户人家的书房,相当于一个国家的档案馆和博物馆。断舍离的难度基本上在这里。


取舍的原则是:精神为要,物质次之;文化介质细细甄别,生活用品粗粗分类。


进入纸板箱的是保留的,放进塑料袋的是丢弃的。


纠结,这真是一个折磨人精神的词。断舍离的时候,你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理解它的真实涵义。


1957年的《大众电影》杂志,还是父亲年轻时订阅的,在书柜里静静地呆了这么几十年,几乎与我同龄。是该放纸箱还是塑料袋呢?


那台29吋原装进口飞利浦电视机,当初是赶到江苏吴江家电市场买的,近1万大洋哦!这辈子最大的一笔开支,着实奢侈了一把,以致于有同事觉得我的房子根本就配不上这台高档的电视机。飞利浦至今完好无损且工作正常,但不要了。可怜那只“赤刮新”的放了没几盘带子的东芝录像机,拿在手里掂了又掂,明知没有用,最后还是装上了车——买它花了3500块钱呢!当初是狠咬了一下牙的。还有那个奥莱克斯照相机,买回来后说明书还没有看完,人家数码相机问世了。柯达、富士胶卷照相馆里倒是还在卖。但是,有了电灯谁还点蜡烛呢?


女儿说,判断一件东西要不要舍弃,你把它拿在手里,是不是会让你产生怦然心动的幸福感觉。如果是,就留下;反之就可以舍弃。这个取舍标准非常有道理,但又似乎太过宽泛,实际操作却有难度——因为凡是与女儿有关的一切一切物件,即便是幼儿园的一张画、小学时的一篇作文,在我心里,这都是无法舍弃的宝贝。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年轻人对待物质那种洒脱的态度,是时代的一种进步。这要归功于总设计师,是他让这个国家的老百姓摆脱了贫穷变得富裕起来。现在的年轻人,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没有物质匮乏的记忆。他们对待物质的态度,与上一代人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呢,用那句话来说就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即便在今天,孩子为你安排了某种物质享受,你却没有太大的愉悦感,因为你觉得奢侈而且不值——贫穷的记忆植入到了骨髓里。


究竟是勤俭节约的好传统,还是贫穷岁月的后遗症,见仁见智。时代局限,假如能轻易填平的,那就不叫“代沟”了。


如今的时代日新月异,一部手机便可搞定一切。智能手机的多功能,替代了许许多多的电子产品,让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好东西走向了末路,从游戏机、随身听、录像机、录音笔、传真机、手表、闹钟、电子计算器、数码相机、车载GPS导航仪,到CD和DVD播放器等,甚至还有银行卡。手机,几乎是“三千宠爱在一身”。对于年轻人来说,完全可以“一机在手,走遍全球”。


乔布斯的发明一枝独秀,碾压了其他电子产品。而淘汰下来的东西,成了电子垃圾,毫不吝惜地舍弃才是正确的做法。如果你左也舍不得,右也放不下,那就难免与垃圾为伍了。


当然,有的另当别论:竹乡老陆从有电视开始至今,每次更新下来的电视机都保存着,至少是五代机六代机了吧,成为一个系列,时间跨度估计也有40年,加上之前父亲视为珍宝的那台凯歌牌电子管收音机,循着时间线,就是改革开放的历史,不亚于一个小型博物馆。你说扔掉,还真下不去手。


女儿说上回搬家,旧家具就挂在网上,能卖几个钱就卖几个钱;卖不掉的贴钱请人拉走;多余的衣物,尚新的也挂在网上。她说,有的秒杀,有的无人问津——估计还得扔。她认为,扔东西是会上瘾的。但下次买时会更加慎重些。


字母大哥的《断舍离记》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向字母大哥学习致敬!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字母大哥的《断舍离记》

                        读《断舍离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装修
后一篇:南街旧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