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萎不长的辩证施治
(2015-05-20 20:58:21)分类: 中医妇科 |
中医:解鸿业
微信号bwfxhy88
妊娠四五个月后,腹形小于相应正常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迟缓者,称为“胎萎不长”。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1、病因病机
主要病因有父母脾肾不足、血寒宫冷;主要机理是父母气血不足以营养其胎,而致胎儿生长迟缓。
1、1、肾气亏损:素禀肾虚,或孕后房事不节,损伤肾气,胎气内系于肾,肾精不足,胎失所养而生长迟缓,遂致胎萎不长。
1、2、气血虚弱:素体气血不足,或孕后恶阻较重,脾虚气血化源不足,或胎漏下血日久耗伤气血,冲任气血不足,胎失所养,以致胎萎不长。
1、3、阴虚血热:孕妇素体阴虚,或久病失血伤阴,或孕后过服辛辣食物及辛热暖宫药物,以致邪热灼伤阴血,胎为邪热所伤,又失阴血的濡养,因而发生胎萎不长。
2、辨证论治
2、1、肾气亏损型:妊娠腹形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形寒畏冷,手足不温,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父母先天禀赋不足,或孕后营养失宜,肾气虚弱,精血乏源,则胞脉失养,故胎萎不长;肾虚则髓海不足,清窍失养,故头晕耳鸣;肾虚外府失养,故腰酸膝软,倦怠无力;肾虚阳气不足,故形寒畏冷,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肾气不足之征。
治法:补肾益气,填精养胎。
方药:寿胎丸加味。
2、2、气血虚弱型:妊娠腹形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身体羸弱,头晕心悸,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舌淡,苔少,脉细弱。
证候分析:“胎气本乎血气”,孕后血虚气弱,则胎元内失气血濡养而生长迟缓,故孕母腹形小于妊娠月份;气血亏虚,机体失于充养,故身体羸弱;血虚心脑失养,故头晕心悸;气虚阳气不布,故少气懒言;血虚气弱,肌肤失荣,故面色苍白。舌淡,苔少,脉细弱,为气血不足之征。
治法:补气养血育胎。
方药:胎元饮加味。
方药组成:人参、白术、当归、白芍、熟地、杜仲、陈皮、续断、枸杞子。
2、3、阴虚血热型:妊娠腹形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颧赤唇红,手足心热,烦躁不安,口干喜饮,舌红而干,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虚血热,热邪伤胎又胎失濡养,故胎萎不长,腹形小于妊娠月份;虚热上浮,故颧赤唇红;阴虚内热,则手足心热;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阴虚血热;津液不足,故口干喜欢。舌红而干,脉细数,也为阴虚血热之征。
治法:滋阴清热,养血育胎。
方药:保阴煎加味。
方药组成:生地、熟地、白芍、山药、川断、黄芩、黄柏、枸杞子、桑椹子、甘草。
本病治疗中,怀疑有染色体病变、病毒感染、射线伤害等情况时,应于孕16周后作出产前诊断,防止畸形胎儿的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