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古今图书集成/沧州著作家传略》(56)
(2022-07-09 11:38:42)(二)、其他地方出版的著作
《十年工作报告(1 9 l 4一l 92 3)》桑志华(法)著,l692页附地图1本,l 5 4图。
《十一年工作报告(1 92 3一l 9 3 3)》桑志华(法)著,11 00,附地图1本,77图。该书与前书共有插图照片4500幅。
《在法国地理学会的讲演(1 92 6年)》桑志华(法)著
《二十二年在中国北方考察报告(1 9 l 4一l 9 3 5年)》桑志华(法)著
桑志华简介:
桑志华(Emile Licent, 1876-1952) ,法国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1914 年,以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神甫的身份来到中国,从事 田野考察和考古调查工作 25 年,足迹遍及中国北方各省,行程 5 万多公里,采集地质、古生物标本达几十万件,创建了北疆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1923 年夏天,他和德日进从天津出发,联袂北上,发现和发掘了水洞沟遗址,使之成为中国最早发现、发掘和进行系统研究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对中国的史前考古作出了重大贡献。
桑志华著有《中国东北的山区造林》、《华北(黄河及北直隶湾其它支流流域)十年查探记》《桑干河草原旅行记》,作为主要作者与他人合著了《华北及蒙古人种学上的探险记》《北疆博物馆的鸟类及北疆博物馆收藏的树木标本》。桑志华1914年来华,1938年回国,1952年在法国逝世。
《中国的史前时代》德日进(法)著, 1 9 3 1年(?)
《关于海拉尔地带的新发现一一一种含有鱼类化石的中生代地层》德日进(法)著
《中国河套地区北部、西部和南部边缘地带的地质研究》德日进、桑志华(法)合著
《化石人一一最近的发掘和现存的问题》德日进(法)著
《中国花岗岩的形成》德日进(法)著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德日进(法)裴文中(中)合著。
《中国的獾科》德日进、罗学宾(法)合著
辑录于《亚陆生物史迹汇编》1卷(1 94 3年北京版)的德日进(法)著作:
《中国猫科》德日进、罗学宾(法)合著
《天津地区的淡水》天津北疆博物馆丛书1 92 4年版。
《河南和山西的淡水》天津北疆博物馆丛书, l 92 4年版
《山西东南部鲜新期的骆驼科、鹿豹科与鹿科》德日进、汤道平(法)合著。
《华北地质鲜新期与冰河后期新的啮齿类动物》德日进(法)著
《一个新的发现一一华北地区石器时代的工业》德日进、桑志华(法)合著
《中国古代的人种》德日进(法)著。
《漫谈进步》德日进(法)著。
德日进神父简介:
生于法国,父亲是一位酷爱博物学的半贵族式的地主,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1899年获学士位后入耶稣会修道。1901年到英国读神哲学。1911年晋铎后回国,在巴黎博物馆的实验室工作,开始接受柏格森哲学的影响,不久与大英博物馆古生物学家渥德华(Woodward)相遇,而对古生物学发生兴趣。 1914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摩洛哥步兵团任救护队担架员。虽在服务期间,从1916年即开始发表其神学与科学的论文,获军事奖章和拿破仑荣誉军人勋位。1919年复员,回到巴黎大学。1920年应聘到巴黎天主教学院讲授地质学。1922年以关于《始新世的哺乳动物》的论文,获巴黎大学古生物学博士学位。1923年5月应天津北疆博物馆桑志华(Licent)神父邀请来华考察,在中国度过了23年的学术生涯,以天津和北京为研究基地。他到过的地方,依次为:香港、上海、南京、天津、北京、包头、宁夏、献县、河南、热河、察哈尔、陕西、周口店、沈阳、长春、哈尔宾、张家口、内蒙、新疆、山西、四川、广东、广西等地。考察新生代地质以及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化石。1924年回国,任法国地质学会会长。1925年因他在一篇论文中主张原罪非史实,而仅是一种解释罪恶存在的学说,耶稣会总会命令他立即停止教书,最好离开法国。1926年他再次来华,先后在天津北疆博物馆及北京地质生物研究所工作,并担任在北京的中国地质调查研究室顾问。1929年开始参加周口店发掘“北京猿人”工作。1937年赴缅甸考察。1938年赴爪哇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困在北平,1926一1927年间完成《神的氛围》一书手稿。1938—1940年完成《人的现象》一书手稿。这两本书分别是他的神学和科学的代表作。1946年回到法国。他的某些著作因与传统神学观点有所分歧,故被教会禁止出版,并被禁止担任大学教授。1948年应邀访问美国,由温诺格林基金会赞助两次赴南非考察。1951年迁居纽约,继续研究,1955年去世,遗体被葬于耶稣会士公墓。
德日进的著作全集,在他死后不久开始出版,其著作的书目超过1200种,学术界公认他是20世纪,新托马斯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不仅被大学里的无数硕士和博士论文加以考据,还受到若干国家政府首脑和罗马教廷的重视,欧美各国先后成立了德日进研究会,中国考古学界的科学家们把他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而永远缅怀。
《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裴化行(法)著
《中国天文学问题》裴化行(法)著。
《利玛窦和中国的科学》裴化行(法)著。载于《新北辰》1 9 3 5年第10期。
《利玛窦司铎和当代中国社会》裴化行(法)著、王昌社译。
《中国学识与基督教之间历史关系的研究》(1 935年)
《利玛窦对中国科学的贡献》(1 9 3 5年)
《古代亚洲的穆斯林兄弟邦托,德戈(1603—1607)》
《中国群岛中之菲律宾群岛一对远东一次精神征服的尝试,1571一1641年》裴化行(法)著。沈毓元译。
裴化行简介:
裴化行,法国人,耶稣会士,生于1897年,于上世纪20年代未来中国传教,精通汉文。在神学、宗教史、远东和中国传教史、中国哲学和传统,以及与教育有关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方面,有精湛的研究,在这些方面留下的卷帙浩繁的著作,发表了值得注意的见解。
《栽树之山岭》韩笃祜(法)著。
《蒙古华北十年观察之路程》韩笃祜(法)编著
《思源大辞典》巴志永、杜安德(法)合著。
《人生基本问题的解答》(曾出第二版)
《科学方法论》(1 9 3 9年)。
《伦理学》申自天(法)著,天津工商学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