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五)

标签:
国学杂谈 |
分类: 学问人生思考 |
问道悟希夷
冼启明
《老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刍狗:刍(读初)古代祭祀时用纸扎成的狗,使用后即被抛弃掉。橐龠:(读托药)气机,风箱。数,理。守中,守住虚静里一的一切,也即守住根本。
文中大意:天地自然,没有仁爱的概念;对万物的存在没有分外的关注;有道明君深知天地的造化,对百姓态度也没什么特别的表示。天地之间,就好像一个巨大的风箱那样,内虚而无尽,其机开合,真气绵绵。它到底怎么样,难以言表。讲多错多,倒不如守住原有的一切,以静观其变。
第五章谈虚空的功用。天地无心而化,圣人法天地而无为。文托物言法。天机“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是说虚空不会屈竭,气动而流转。人说什么都没有用,天地、圣人只会依照自身的法则运作,我们不如保持沉默,守住原本的一切。
梁俭宏书品
守中
了解事物的变化规律,除了多读书,不断积累经验外,最重要是遇事保持冷静,不凭冲动处理事情。入静守静,静能生慧。修养到家的人,能看清事发各种因素、关系及其发展趋向。心中有底,行无为之法,便可控制局面。
退休前,我曾在一个客运站场做管理员。管理站场,我在第一线,发现问题就向上司汇报。反映的问题一大堆,我与上司朝夕相处,总不见他有什么处理意见,也不见他有什么行动。我虽焦急,但亦无奈。后来我被调离站场管理员岗位,才发现我每次认为有问题的事,过了一段时间,都不知不觉得到妥善的解决。至此,我很佩服这位上司。当我读到《老子》 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回忆起这一段经历,我想能真正做到“守中”的人,自有很深的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