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长啸《梁甫吟》
(2023-01-13 09:55:49)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谈 |
李白长啸《梁甫吟》
冼启明
唐代诗人李白也写过一首《梁甫吟》,他借题发挥,述史抒怀,翻出新意。诗一开头“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长啸者,发出高而长之音声也。诗人创作时想到《梁甫吟》悲壮的情景,发出长啸的感慨。“何时见阳春?”这一问,证明悲壮的情景仍在眼前,阳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诗写在李白“赐金放还”,刚离开长安之后。这时李白的心有点失落和不甘,期盼有朝一日重新实际朝廷起用。
李白满肚子说话,本是自言自语,却好像有聊天对象,接连用了两组“君不见”来道出两个历史人物故事。“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这段诗意思:你不知道么,当年在朝歌(商朝京都)混的姜子牙捞得很霉,一直在市井中作买肉屠夫,八十岁才离开棘津来到渭水之滨垂钓。这位白发老翁,不理别人怎样看,十年如一日等候,期遇明主,以施展安邦定国的才学,后他果然被文王赏识重用。普通人又怎会估到这么落泊之人竟会成了王者之师呢!还有一个出身草莽、自称“高阳酒徒”的郦食其,在楚汉相争之际,去见刘邦,长揖不拜。以其雄辩,讲到傲慢的刘邦肃然起敬,以其口才说服齐王献七十二城来降,这位看似轻狂未得势的儒生,亦能干出一番业绩,更何况能够力当群雄的三壮士呢?三壮士是谁?下文有交待。
诗至此讲起自己,“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同样是希望得遇明主赏识重用,不是谁都有姜子牙、郦食其那样幸运。我想见皇上,皇上只顾着同宫女们玩游戏,不管我怎样忠诚,怎样勇敢,还是得不到重视。在这作者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
不能用贤,历史上也不少这样的事。“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梁甫吟,梁甫吟,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嵲屼当安之。”齐景公手下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被相国晏婴设计除掉。西汉时吴楚七国想背叛朝廷作乱,但他们却连剧孟这样的大侠都没有收罗过去。唉,梁甫吟,沉郁苍凉的音声,会感动上天。作者激励自己,以为人才不会终被埋没,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
李白的诗,用事多,不看注解很难读得明。全诗布局奇妙,波澜起伏。以铺陈、引典、设喻,及一些离骚的手法抒发思想感情。李白是天才作家,他将悼亡诗体,化作怀才不遇的的悲鸣,虽遭受挫折,但对重振雄风仍有所期待。
2022年12月22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