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甫悲吟三壮士

(2023-01-01 20:02:25)
标签:

文化

分类: 杂谈

甫悲三壮士

冼启明

 

《三国志 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历朝都有人作《梁甫吟》,诸葛亮之所作比较早,而且影响深远。

诸葛亮身处汉末的历史大变局中,写这诗时,还未出茅芦,可以说《梁甫吟》是他心怀抱负的明志之吟。他悲悼忠勇义士不幸,期遇知人善任的明主,责玩弄阴暗手段的权臣。

 

诸葛亮《梁甫吟》原文: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诗的大意:走出齐京都临淄城,望向远处的荡阴里。荡阴里有连接着的三个坟墓,各自的形状都差不多一样。有问这是什么人的墓地,是齐国勇士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氏的墓地哦。他们都有推倒南山,折断地脉的神力,没想到,有一日国王听信谗言,借用两个小桃就使三个勇士死于非命。谁能想出这样计谋呢?是齐国的宰相晏子。

 

诗围绕“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展开,“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发生在五霸闹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勇士,勇猛异常,但是因为三个勇士恃才傲物,不讲究礼仪,引起齐景公不满,齐景公想除掉这三个勇士,但是又怕没人能制服住这三位勇士,这时他的相国晏子给他出了个主意,将两个桃子奖励给三人中功劳最大的两人。三人都不知谦让,公孙接自报有搏杀乳虎的功劳,田开疆自报曾两次力战却敌,于是各取了一桃。最后古冶子说:“当年我跟随君上渡黄河,战车的骖马被大鼋鱼衔入砥柱中流,我年少又不会游水,却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杀死了大鼋鱼。当我左手拉着马,右手提着鼋头跳出水面的时候,岸上的人们都误认为是河伯。可以说我是最有资格吃桃子,二位何不还回桃子?”公孙接、田开疆二人听后皆羞愧自刎而死。古冶子见此,凄然地说:“二友皆死,而我独生,不仁;盛夸己功,羞死二友,不义;所行不仁又不义,不死则不算勇士。”因此,他也自刎而死。

诸葛亮眼里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个是齐国勇士,是战乱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国君不仅没有珍惜利用,反而用了晏子之谋,将他们铲除,感到愤慨。

三士之死确实悲壮,当中有仁、义、勇!

梁甫悲吟三壮士

 

晏子其人,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多是正面的,“二桃杀三士”之计,不少人赞他高智商,在他的立场,也会觉得自己没做错。但在诸葛亮的角度看,为相者应为国惜才,劝主包容忠勇之士,而不是想办法清除异己。

 

诸葛亮的《梁父吟》,表面上悼亡,实际是咏寄怀。其后的陆机、李白、刘基等人都写过《梁父吟》,也是借着悼亡的诗体,托物言情。

202212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