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府茶座(3)所谓的“春”

(2021-06-04 08:11:30)
标签:

学习心得

杂谈

分类: 广府文稿

闲话所谓的“春”、膥和卵

李景超

 

例如鱼类的排卵,广州话称之为、同时也会有人写作“散春”,而至少有两本广州话方面的字(词)典也都收入了这一词语:其中一本认为就是“散春”,另一本则作“散春(膥)”。与此同时,广州人亦都会将鸡蛋称之为“鸡春”的,屈大均先生因此在其《广东新语》中就说过:广州谓卵曰春,曰“鱼春”、曰“虾春”、曰“鹅春”、曰“鸡春”“鸭春”。

 

据说,所谓“鸡膥”中的“膥”字(广州话读音也是春)始见于清代卢晴川的《粤中蚕桑芻语》。 因此,“膥”字也许就是当年新造的方言字并且流传、使用至今?无论如何,小可个人其实是相当佩服那位如今无从知晓其姓氏的造字者能够如此这般地“整咗”个如此精妙的字——《粤中蚕桑芻语》一书固然是晴川夫子写作的,但未必可以因此就认定书中的“膥”字也是他“新整”出来的?

 

“德艺缘”中因为长期研习哲学而颇有心得的冰先客兄说:讲到底,那“春”或“膥”字应该是“朘”(广州话同样可以俗读为春)——他其实早就在《道德真经》一书中看到过这个字了。小可赞同他的见解:论例如鱼类产卵意义上的所谓“春”乃至“膥”字应该是如今大众不太熟悉的“朘”;这与在某种情况下坊间、甚至某些人只会或者偏爱写作“春”字是两回事。

 

讲开:小可个人认为无论例如的鱼朘、鸡膥或者水蛇春,其实都是可以写作鱼卵、鸡卵、水蛇卵的——这“卵”字不但有通俗意义上所谓蛋的意思,而且在粤语中的广州话里面是完全可以转读作如ceon1的春音的。不知诸位又以为如何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