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源自古汉语嘅几个广州话俗语字词例
李景超
扳 呢个“扳”字作“普班切”(见《广韵》),广州话嘅俗读拼音係maan1,其义为“援也”(见《广雅•释言》)、“挽也”(见《广韵》),例如唐末嘅诗僧贯休就写有“童扳邻杏隳墙瓦”嘅诗句。可见,“扳”字嘅基本意思係攀援;广州坊间因此有一句如今仍然几流行嘅三字俗语就叫做“扳车边”。
讲开:其实古汉语中又有个读作“莫晏切”而义为“引也”嘅“摱”字嘅(见《集韵》)。因此,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版嘅《粤语词汇溯源》一书所收入嘅嗰个广州话三字俗语係“摱车边”,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嘅《广州话词典》就录作“(才蛮)车边”。小可个人认为:写作“摱车边”应该都係可以行得通嘅;但嗰个所谓嘅“(才蛮)”字就可能係后嚟唔知边位阿生新造出嚟嘅?何况喺一般嘅情况下,普通电脑又冇办法打得出呢个字,因而应该谨慎使用。
颔 该“颔”字为“五感切”(见《集韵》)。《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有“逆于门者,颔之而已”的记载,可见,“颔”字周时用嚟表示默默点头嘅意思。而喺今时今日,俗语中嘅“颔头”除作打招呼之外,通常仲有表示认同、赞赏嘅意思广州话将类似状况下嘅“颔”字读作ngeb嘅第六声(近似及音);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曾经因此写过诸如“颔首知吾意”嘅诗句。
讲开又讲:坊间有啲人士係将呢个“颔”字写成“岌”嘅;而且例如上述嘅《广州话词典》亦都有收入“岌头岌髻”、“岌岌贡”呢啲词语。其实,所谓“岌”字嘅本义只係山高、又喻为危险而已,坊间写成诸如嘅“岌头”、“岌头岌髻”,可能係缘于当年随便借用同音字嘅“失误”?以致似乎又有引喻失义嘅嫌疑?
糁 “糁”字係“桑感切”(见《广韵》),义为“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见《说文》)后来被借喻作散开、撒落嘅意思,唐代嘅大诗人李白就曾经因此写有“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咁嘅靓句。广州话俗读呢个“糁”字为审音,例句如:“你糁唔糁啲胡椒粉(落嗰啲鱼片粥度)呀?”
寻日 所谓嘅“寻日”就係昨日。至少係喺宋代,程垓夫子嘅《蝶恋花》词中就曾写有“寻日寻花花不语”句。
不过,似乎坊间嘅某啲人士係会有意无意咁“坚持”将“寻日”写成“琴日”甚或“擒日”嘅。
失魂 广州话俗语中嘅所谓“失魂”,一般係指有人非常惊青,甚至惊到好似魂魄都冇埋咁。呢个词语可能係汉代桓宽喺《盐铁论•诛秦》中最早使用嘅恒夫子係嗰篇文章里面就有讲到“单于失魂,仅以身免。”此外,“失魂”又可以用嚟形容喺某种情况下某啲人士精神恍惚嘅状态,例如明代就有诸如“争奈一个似鬼使神差,一个似失魂落魄”嘅故事文字(见即空观主人凌濛初所著嘅《初刻拍案惊奇》)。
带挈 简单啲讲嚟,粤语中嘅广州话“带挈”一词係帮助、关照别人嘅意思;而早喺元代,戏曲作家杨显之编写嘅杂剧《临江驿潇湘夜雨》唱词中就已经出现咗例如“带挈我翠莺孩儿做个夫人县君也”咁嘅句子嘞。由此可见,流传至今嘅呢个“带挈”词语,大概已经有七百年嘅历史噶嘞?
孤寒 所谓嘅“孤寒”,原意主要係话某啲人群出身低微、家境贫寒,例如《晋书》中就记录有陈頵“頵以孤寒,数有奏议,朝士多恶之,出除谯郡太守”嘅故事。此外,“孤寒”呢个二字词语又可以被引申为孤立、孤单嘅意思宋代嘅杨万里因此写有“有花无叶也孤寒”咁樣样嘅诗句。
阔落 “阔落”嘅主要意思,当然就係指地方宽大,而且经常用嚟形容人们居住环境嘅宽裕状况;又或者可以借喻字形的肥大当年嘅苏东坡就曾经写有“体态本阔落”咁样嘅诗句。
讲开:“阔落”呢个词语后嚟又引申为形容某人嘅性情开朗、疏爽例如喺清代满族文学家文康嘅小说《儿女英雄传》里面,就写到有人称赞女侠何玉凤“阔落大方不为世态所拘”。
红赯赯 “红赯赯”係个联合词组,所强调嘅就係红色,而且周时係指诸如深红色嘅、又或者红得好有态度嘅嗰啲色彩、状态。《广韵》中关于“赯”字嘅解释其实也相当简单:读係徒郎切,义为赯赤色。到咗宋代,魏王赵廷美嘅一位后裔就又总结性咁认为“人面色紫曰赯”(见赵叔向所写嘅《肯綮录•俚俗字义》)哈哈:所以时至今日,广州街坊都仲係会将例如《三国演义》中关公所谓嘅“面如重枣”讲成係“面色红赯赯”嘅。不过,由于某啲因素嘅影响,好多人士同时又会将呢个“红赯赯”写成“红当当”、或者“红荡荡”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