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茶座(1)
(2021-05-28 11:47: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广府文稿 |
嗱 嗱 声
李景超
记得以前有两位香港歌星曾经合唱过一首粤语歌叫做《嗱嗱声》,不过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在2015年4月第6次印刷出版的《广州话方言词典》中就并没有收入“嗱嗱声”这一词语;反而例如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的《广州方言词典》就有收入,但作“喇喇声”。想来,所谓的“嗱嗱声”或者本来是“霅霅声”——“霅”字,有一普通话读音是sha的第四声,而《广雅·释训》的相关释义是“霅霅,雨也”,《太平寰宇记》中则又有“按字书云,霅者四水激射之声也”的说法。实际上,广州话读“霅”作“拿”音并将“霅霅声”衍为涵有(应该)马上行动意思的行为状态形容词。当然啦,如果现在一般情况下将“嗱嗱声”写作“霅霅声”,恐怕会有许多人因为不认识“霅”这个字从而不知道应该读作什么;其实,诸如将“霅霅声”俗写作“嗱嗱声”(乃或“喇喇声”)的状况似乎算得上是粤语乃至广州话的特色之一?
讲开:还有一个类似意思的俗语就是“沊沊声”——“沊”本是水声字,丁绀切(见《集韵》);广州话就读音如“淋”。当然,这个所谓的沊字其实是那句广州话俗语“靓到沊一声”中的“沊”。又因为它可以读音如淋的缘故,所以坊间会有些人士将错就错地写成了“啉啉声”的——例句如:“你使咩咁腾鸡啫?啉啉声追落楼啦!”
前一篇:老骥伏枥
后一篇:广府茶座(2)有关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