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于提高诗歌鉴赏之语言表达能力的几点浅见
标签:
论文诗歌鉴赏语言表达 |
分类: 教学论文 |
【论文】关于提高诗歌鉴赏之语言表达能力的几点浅见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
摘
关键词:提高;诗歌鉴赏; 语言表达
高考“诗歌赏析”题要求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达自己对诗歌语言、形象、技巧等方面的看法,它要求学生不能“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嘴里不但要说得出来,笔下还要写得出来;读懂了,弄清楚了,还得写通顺了,且表达准确了。这种主观试题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能在脑海中感受体验出诗歌的内涵意义,但文字表达成文能力差,不能将其条理清楚、简练而准确地用文辞表达出来。
二、有效提高诗歌鉴赏文字表达能力的方法
1.多说。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感悟,并以鼓励为主,做到及时评论、纠正偏颇。这里的说并不是逮什么说什么,乱说一气,而是有准备、有条理地去说,按照要求去组织表达。
2.多听。在尽可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感悟的同时,让同学们在听中发现优点与不足。
3.多读。第一,可指导学生读诗歌鉴赏一类书籍,培养好的阅读习惯,从书中汲取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知识会增加语言的素材,增加个人的气质涵养,而多读也是为多写做准备。第二,指导学生读一些好书,如人物传记、哲理趣谈。常言道,“知书达理”,一个通情达理、心胸豁达的人,一般没少读哲学方面的书籍,没少读富有哲理的诗歌。
4.多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到黑板上或在作业纸上将自己的理解、感悟用文字展现出来。
5.尊重表达,尊重思想感悟与体验。不以参考答案为统一标准答案,放手让学生去体悟语言、感悟意境、共鸣情感、变通想象和比较内容。
6.及时点评,点铁成金。由教师或同学进行评论,并做相应修改。
三、针对性评析举例
(一)词不达意
有些学生把握好了情感,看清楚了答题的要求,并且也按照要求作答,但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弱,故而说不到要害,无法做到一言及的、一针见血。
例: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答题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问:“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学生答题:夕阳西下,整个林子里都可以看到归巢的乌鸦,作者运用反衬的手法,把归巢的乌鸦和自己形成对比,将渴望归家的心情寄予其中。
学生点评修改:夕阳西下,整个林子里都可以看到归巢的乌鸦,(改为:晚霞染红了树林,乌鸦归巢了)作者运用反衬的手法,把归巢的乌鸦和自己形成对比,(改为:将归巢的乌鸦与漂泊异乡的自己形成对比)将渴望归家的心情寄寓其中(增加:从而有力地表达词人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愁苦之情)。
明确:语言表达能力与把握诗词意象、理解诗人感情、掌握表达技巧同等重要。
(二)条理不清、分类不明
例: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雨霖铃》的写景、抒情与风格。
学生答题:(1)《念奴娇·赤壁怀古》用乱石、大江、惊涛、雪浪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雄奇壮美的赤壁图,《雨霖铃》以执手相看、无语凝噎表现词人缠绵的清秋离别之苦;(2)《雨霖铃》用寒蝉、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描绘了清秋凄美的离别图,《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了指挥若定、谈笑却敌的周瑜,抒发了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3)《念奴娇·赤壁怀古》绘雄奇之景、画豪迈之人、抒豪壮之情,属豪放风格,《雨霖铃》绘凄美之景、画感伤之人、抒情凄凉缠绵之情,属婉约风格。
教师点评:没有分类作答,显得凌乱。改为:(1)《念奴娇·赤壁怀古》用乱石、大江、惊涛、雪浪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雄奇壮美的赤壁图,《雨霖铃》用寒蝉、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描绘了清秋凄美的离别图;(2)《雨霖铃》以执手相看、无语凝噎表现词人缠绵的清秋离别之苦,《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了指挥若定、谈笑却敌的周瑜,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3)《念奴娇·赤壁怀古》绘雄奇之景、画豪迈之人、抒豪壮之情,属豪放风格,《雨霖铃》绘凄美之景、画感伤之人、抒凄凉缠绵之情,属婉约风格。
明确:读清题目要求答题可有两种模式,一是先陈述《念奴娇·赤壁怀古》写景、抒情、风格,再陈述《雨霖铃》写景、抒情、风格;二是首先陈述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与《雨霖铃》在写景上的不同,其次陈述比较两首词在抒情上的不同,最后陈述比较彼此在风格上的不同。
(三)语言罗嗦
本来可以用简洁的语言就说明白的,有些考生却翻来覆去地说。虽然用序号标出了点,但都是在重复一个点。
明确:答题的点不是简单地用序号标出几点,而是所答内容实属符合要求的不同方面。只有这样所标出的序号才有意义,所答的点才是1+1=2(点)或1+1+1=3(点)。总之,语言要准确、精炼。
(四)答非所问,或要点遗漏
明确:所答内容与所组织的语言必须符合题目要求,即问什么答什么。
总之,在诗歌鉴赏中,教师要适时创设练习时机,精出题目,尊重学生思想,合理引导,从而有效提高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本文发表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总第136期)(刊号:CN65-1314/G4)】
【附录】本人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免费发表论文合计5篇:2019年第1期、第8期、第12期;2020年第7期;2021年第1期。具体是:
1、2019年第1期(总第112期)《关于高中诗歌教学的若干思考》;
2、2019年第8期(总119期)《高中语文阅读体验教学有效性实践》;
3、2019年第12期(总第123期)《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4、2020年第7期(总第130期)《高三复习应重视实用类文体写作》;
5、2021年第1期(总第136期)《关于提高诗歌鉴赏之语言表达能力的几点浅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