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特邀编委

(2022-07-12 16:46:19)
标签:

小说

特邀编委

分类: 文学作品

小说特邀编委

 

康玉琨

 

1

 

当老师的都知道,如今要参评高级职称,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在国内公开发行的CN刊物上发表2篇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刊物必须是三号齐全,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论文必须是知网、维普网或万方网三网之一全文可查。有的学校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更为严格的细则:杂志必须是月刊,一号一刊,百页之内;论文只承认知网和维普网的,万方网的不予认可。

有的老师通过中介发论文,看起来简单省事,却又难免上当受骗,比如通过微信交了版面费,很快发现微信被拉黑;样刊拿到了,论文发表了,原来承诺论文可查的网站却查不到,文章只是上了龙源网。这些情况让人愤慨而又无可奈何。

李代参评高级教师发论文的时候,网络还没有这么发达,论文也没有要求上网,只要刊物是正规的就行,即使增刊也可以。但是那时发论文的杂志不多,投稿的渠道也少,因此发表论文并不容易。特别要避免一种情况,即发表论文的杂志是“套刊”,刊名、期数等跟正规的一样,目录却完全不同。李代同事的论文就因为被发现发表的是“套刊”而耽误了评职称。

对此,李代引以为戒。他通过在省城银行工作的表哥直接找到了一家杂志的编辑部主任,那个矮胖且谢顶的郑主任眯着眼睛快速浏览了一遍论文,当着表哥的面笑眯眯地说:“不错,可以发表。”可是刚从省城回到家里的当天晚上10点多,李代就接到了郑主任的电话:“你这篇论文在我们杂志发表有点难。”李代有些莫名其妙,随口应了一句:“怎么,有点难?”见李代没有更多的表态,郑主任就继续说:“你考虑一下,要不,我帮你推荐到别的杂志发表。”第二天,李代打电话跟表哥说了此事,表哥说:“他是想找你要好处费呢。别理他,他还欠着我的人情呢。”谁知道,欠着人情的郑主任得不到好处就拖着不给发表论文,而李代要评职称又拖不起,只好另寻出路了。

李代为发表论文的事找了大学同学何真。何真在出版社工作,认识的人多,既热情又有能力,她把论文交给一家大学学报的主编邓师一,很快就发表了。邓主编还主动让何真转达说:“这样的论文不妨再来一篇。”李代激动得直接打电话给邓主编,一再表示感谢,并且很快按要求交稿。可是这一篇的发表却没那么顺利,刊期一拖再拖。不得已,李代通过同学何真催促说:“再不发表,就来不及评职称了。”这时,邓主编给李代打电话说:“稿子太多了,不然发增刊吧?”反正增刊对于评职称一样适用,李代立马同意了。只是邓主编最后一句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他说:“你这一篇要发正刊,水平也不够呀!”心里都囔了一句:“正刊的版面费不是要交更多吗?”

 

2

 

评聘上高级教师以后,李代老想着邓主编“水平也不够呀!”那句话。他把那篇发表于学报增刊的论文只字未改,投给了一家知名省级刊物《语文知识》,结果全文照发,并获得稿费50元。对此,李代满心欢喜,并且信心倍增。他一鼓作气,又写了一篇4000多字的文章《给你的作文一双美丽的眼睛》投给《语文教学之友》,一样得以发表,并收到稿费53元。从此,李代一发不可收拾,他把写文章发表论文当作了自己的业余爱好,哪怕是有的语文刊物需要支付少量的版面费,他也乐此不疲。有的同事疑惑不解:“你都评上高级了,为什么还要发表论文?”李代想了一下说:“主要是让自己的教学心得包括观点、看法形成文字,永久保留在网上,这也是一种成功感的体验啊!当然,遇到编辑约稿,文章发表后又给稿费的时候,那就再高兴不过了。”

到了2013年,李代已经发表教学论文20多篇。年底的时候,他把一份讲座材料《关于“如何学好高中语文”的若干思考》整理成论文准备投稿。考虑到这篇文章涉及的范围广,且篇幅也长,就投给了《中学生课程辅导》。

很快,一个自称《中学生课程辅导》“李编辑”的人加了李代的QQ,称赞李代的那篇论文写得好,可以发表,不过要交600元版面费。李代当即表示感谢李编辑的青睐,但对是否付费不置可否。过了几天,李编辑在QQ上说:“那篇文章很有价值,可以优惠到500元发表。”李代回复说:“我也知道这篇文章有针对性,不过希望能免费发表。因为我已评上高级教师,付费发表论文已经没有必要。”又过了些天,李编辑直接给李代打电话说:“好文章不发表真是可惜,你那一篇300元就给你发表,怎么样?”在遭到李代婉拒之后,李编辑干脆说:“免费发表也行,你做我刊的‘特邀编委’,为我们组稿吧。在你们那一块儿,我们还缺一个组稿编委。”

对此,李代心动了,就问了一句:“可有聘书?”得到肯定答复后欣然同意。李编辑还告诉李代:“一、不光有聘书,特邀编委还可以视成绩免费发表论文;二、参加杂志社组织的学习、交流和参观等活动;三、组稿成绩显著的,给予适当奖励;四、每月组稿30篇(含社里代理的其他杂志)以上,给予作者更大的价格优惠。”

同时,李编辑还交代了组稿的注意事项,并给了杂志社财务主任的银行卡号,让论文作者把版面费打入该卡号,并记录汇款时间,以便对账确认。

对于名与利,李代显然更重视“名”。2007年10月份的一天晚上,李代接到一个自称是《世纪金榜》的“孔老师”打来的电话,孔老师说:“我们《世纪金榜》想针对福建省高考独立命卷编一本教辅用书,书名叫《福建高考文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备考方略》。王经理推荐你参编这本书,你如果愿意,请在《论语》《孟子》《庄子》中任选一部按要求编写,‘图书总体结构及体例框架’我随后发到邮箱给你。稿费按天算,时间10天。”

李代特别关心的是能否在所编的教辅书上署名,在得到明确答复后就答应了。虽然事后有些心虚,因为“王经理”是谁他并不知道,也没问清楚,但转而一想,即使上当了,也没有什么损失,反而多了一次编书的经历。庆幸的是,此事居然没有被骗,不仅得到孔老师“你编写得很好,我们几乎没有怎么修改就编进去了”的赞赏,还获得了一笔不菲的稿酬。

 

3

 

没多久,李代收到了《中学生课程辅导》寄来的《聘书》,挺漂亮的。《聘书》上写道:“兹聘请李代同志为《中学生课程辅导》杂志教育编辑部特邀编委,组织审核教育学术论文。聘期壹年。”李代询问李编辑:“聘期为什么这样短?”李编辑答复说:“一年后续聘,聘期为贰年。若做出成绩,聘期最多可以为叁年。会及时发给你的,放心。”

有了承诺,李代就想为杂志社做出一点成绩。但他又不想成为论文中介,让人说三道四。因此,他十分注意分寸,组稿只跟要好的同事、朋友和亲戚当面说,而绝不把组稿信息发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等新媒体。

第一次组稿的对象是本语文组的曾老师。李代这个时候对论文只是初审,录用与否要由李编辑说了算。不过,李编辑审稿神速,收到李代发给他的曾老师的论文不到一个小时,就回复说:“论文很好,可用。”并告知刊期和大概见刊、邮寄时间。李代通知曾老师按组稿价把300元版面费发到指定的财务主任账户,再与李编辑核对、确认汇款信息,就算完成任务了,作者等着接收样刊就是了。

第二次组稿印象最深刻。同时有语文、数学和信息技术三位老师想发论文,其中有一位老师向李代提议:“李老师,你帮我们问一下,论文能不能让写手代写?价格多少?”李代当场请那位信息技术老师打开电脑,登录李代的QQ,李代口授,信息技术老师打字,快速向李编辑提问。李编辑及时回复:“这叫代写代发,可以的;一般每篇一个版面,2800字符左右,费用合计500元。”这时,走进了一位物理老师,问明情况后也想“代写代发”一篇论文。李代就向李编辑提出:“4位老师同时代写代发论文,可否给个批发价?”李编辑倒也干脆,马上答应:“每篇450元。”李代得寸进尺,又说:“4位作者有2位是亲戚,可否给个亲戚价?”没想到李编辑有些生气地说:“李老师,你这是在开玩笑吧?”但他很快又有了下文:“好吧,这次就每篇430元吧,下不为例。”

这次组稿让李代懂得了一个新词叫“代写代发”,也突然让他发现自己的名字有些不妥当初父母给自己的儿子取名“李代”的时候,肯定没想到他会为老师们组稿,“代写代发”论文。然而是否想到了成语“李代桃僵”或者“张冠李戴”,或者还有其他什么意思,这些都已无从查考了,因为父母已经双双过世,真是让人扼腕叹息。

第三次组稿时每篇论文或者说每个版面已经涨到了350元,代写代发则为550元。但数学组的潘老师觉得还是很便宜。他不仅为自己“代写代发”了一篇,也同时为他的哥哥和嫂子各如法炮制了一篇。

时间一长,找李代发论文的老师渐渐多了起来。在与李编辑核对汇款信息的时候,出了一点小差错。有一篇论文的汇款李编辑说:“财务那边没有收到,请提供准确汇款时间。”那篇论文的作者庄老师说:“汇款是找银行柜台办理的,收据已经丢失,记不清具体时间了。”正当李代焦急的时候,李编辑打来电话说:“汇款对上了,是财务出的错。”同时给了李代另一个手机号码,交代说:“刚才那一部是工作手机,这一部是生活手机,你有急事可以打后面这个手机找我。”这件事算是有惊无险,李代吸取教训,从此要求论文作者提供汇款时间,并准确到几点几分。

 

4

 

后来,因为李代组稿的论文质量较高,李编辑给了李代更大的权力,可以直接决定论文录用与否;“代写代发”的论文也可以不经请示直接让作者打款。这样效率更高,却也出了一次偏差。有一个学校的苏会计通过李代的亲戚找上门来,说是想“代写代发”论文。李代当场让其提供作者信息,并打款550元。之后,交代苏会计说:“后续写手代写好论文后,李编辑会发给我,让你修改确认。”甚至不无得意地说:“发论文就这样简单,你放心好了。”

可是,第二天李编辑核对完汇款和作者信息后却说:“我们编辑部以及联系的写手,没有人会写会计方面的论文,必须让作者补交100元,去外面找写手代写;或者退款也行。”李代以“信用”等名义据理力争无效后,不得不转告苏会计,让其二选一。苏会计毫不犹豫就选择补交100元。经过此次波折,李代再也不愿擅自做主,对于像美术、音乐和心理等科目的论文,李代总是先请示李编辑后再做定夺。

一年后,李编辑给李代寄来了聘期贰年的《聘书》,并打电话告诉李代:“你的组稿成绩尚属一般,需要继续努力。”李代唯唯诺诺答应了,心里却想:“我又不是论文中介,有这个成绩就很好了。再说我不是被续聘了吗?也算可以了。”

一个月后,李编辑在QQ上通知李代:“我现在工作比较忙,以后由小胡跟你联系,你可以叫她胡编辑。”李代与小胡联系上之后,小胡称李编辑为“李主任”,李代不明所以,小胡就告诉李代:“李编辑高升了,现在是编辑部主任。”李代却仍然称呼其为“李编辑”,觉得这样更亲切,当然,称呼小胡则为“胡编辑”,以示尊重。不过,没过多久,就改口称其为“胡编”,感觉这样既不违规,又有一种恶作剧似的满足。因为胡编一上来就把原来李编辑答应的“给作者2本样刊”改为1本,李代力争无果后,直接打电话给李编辑,李编辑答复说:“没事,我来协调。”这样,样刊又恢复到原来的2本。半年后,胡编再次通知李代,给作者的样刊与别的代理一样,只能1本,因为“成本过高”。李代看胡编语气坚决,估计这次找李编辑也没戏,就默认了。

其实,打交道久了,李代发现胡编这个人还是很好的。她具有女性特有的细心和耐心,为人热情,有问必答。每次给作者的样刊快递后,都会把单号发到李代的QQ或微信,让李代提醒作者注意查收。

教地理的陈老师找到李代,要求“代写代发”课题论文。代写的课题论文必须在课题规定的范围之内,而且要在题目下方注明“课题名称”“课题编号”等相关信息,胡编就主动把文章发给李代,让李代请作者修改确认,还说“以后照此办理”。

在胡编这里出的最大问题是,一个黄姓作者比较马大哈,李代已经把快递单号发微信给她,并告诉她从胡编开始都是“快递到付”,请注意查收。可是半年后她才突然问李代:“我的样刊怎么一直没收到?”李代比这个黄老师还着急,要是没了样刊怎么办?李代急忙打胡编的电话,请她查一查。结果胡编回复:“你校这个黄老师拒接快递电话,样刊早已退回。”胡编在表示不满的同时,还是找出样刊,再次快递给作者。从此以后,李代都要求作者收到样刊后必须告诉他。

可惜的是,有一天,胡编发微信跟李代说:“我辞职了,以后你可以跟戴编辑联系。”胡编没说辞职的原因,李代也没问。胡编给了李代戴编辑的联系方式,李代也没与之联系。在李代看来,他这个《中学生课程辅导》的“特邀编委”是“不任自免”了。

 

5

 

2019年3月份的一天,有一个自称“戴编辑”的申请加李代为QQ好友。李代通过后,“戴编辑”说她叫“小肖”,以前在《中学生课程辅导》当编辑的时候曾经与李代电话联系过一次,现在辞职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当编辑,希望与李代再次合作。她接着介绍说:“杂志为G4刊物,月刊,一号一刊,128页码,一个版面2200字符以内,所发论文上维普网和万方网,合作价为“代写代发”400元。”

李代当即问道:“自己的文章价格多少呢?”“也是400元。”肖编辑解释说,“代写的论文是免费的,因为我们这个刊物是从《双语学习》改名而来,需要扩大影响。”她还特别强调:“只要你为我们组稿,你本人可以免费发表论文,前提是你的论文必须自己写,不能‘代写代发’。”

李代在QQ上问了肖编辑原来《中学生课程辅导》李编辑、胡编辑的名字,肖编辑回答得准确无误,李代还不放心,打了肖编辑提供的电话,终于确认如今的“肖编辑”就是以前的“小肖”。李代决定再次为老师们组稿,担当“特邀编委”的角色。只是这一次他没有找肖编辑要什么《聘书》,他觉得那是多此一举。

第一次合作,肖编辑给了李代5篇的名额,其中包括给李代免费的1篇。李代考虑再三,最后把4篇全给了至亲,并告诉他们“是否上当,不得而知”,因为400元就能“代写代发”,实在是太便宜了。

两个多月后,李代与四个亲人同一天拿到了论文样刊。李代记得格外清楚,那一天下着瓢泼大雨,李代是冒雨取的快递,得到的是意外之喜。后来李代的妹妹说:“哥,我还想再‘代写代发’一篇,我们学区一篇CN论文奖励500元,我不费力气还能赚100元,何乐而不为呢!”可是,400元的名额没有了,肖编辑通知费用调为450元,其他不变。李代的妹妹毫不犹豫又发了一篇,她说:“我发论文又赚了50元。”

后来,杂志一路“调价”,一直调到“代写代发”每篇900元,自己的文章每篇700元才按下暂停键。李代跟肖编辑开玩笑说:“这哪里是什么‘调价’,不就是‘提价’吗?”虽然如此,李代还是为同事、朋友和亲戚组稿论文数十篇,他自己也在该刊先后发表了5篇,只是第5篇没有免费,而是交了450元,因为肖编辑说:“费用太高,以后你的论文要交半费。”

“熟鸡蛋返生”论文造假事件之后,各杂志社迎来了整顿期,论文大多要三版起发,尤其是中国知网和维普网的论文要求更高,因此论文版面费和写手的代写费都是一路飙升。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论文中介不得不大做广告,肖编辑也不例外。李代就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肖编辑连续发了论文广告:

其一:早上好,如果这两天发论文觉得贵了,不要慌,再观察几天,就会发现,更贵了不信,您可以问,到处问,问完只有两种情况:问着问着版面没了杂志又涨价了

其二:发表论文,看好就发。犹豫再三,还是得发。当机立断,省心省钱。一拖再拖,伤人伤钱。

李代明白,现在发论文费用这么高,“组稿”可不是闹着玩的,出了差错怎么办?为了个虚名犯不着。因此,自从肖编辑2021年9月通知李代论文三版起发,价格调整为“代写代发”2000元起,他就以各种理由推脱而洗手不干了。10月,肖编辑通知价格调为3600元,2个月后调为4800元,对此,李代都是一笑置之。当论文作者刘老师告知李代,她收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2021年12期样刊的时候,李代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因为这为李代的“特邀编委”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此时,李代突发奇想,这名字如果是官职的话,“代”字看来是应该去掉了,因为再也不为杂志社组稿,不为老师们“代写代发”论文了。

本文发表于《作家园地》2022春季号(总第33期)、《现当代文学》2022年第1期

【小说】特邀编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