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第一次喝啤酒
标签:
散文第一次喝啤酒 |
分类: 文学作品 |
【散文】第一次喝啤酒
康玉琨
随着时光的流逝,记忆深处的许多东西难免逐渐褪色、淡化,甚至消失;但也有些片段会历久弥新,令人回味。
大学四年,因为读的是中文系,每个学期便都要背诵几十篇(首)的古诗文。最多的一个学期的期初,老师公布必背的篇目竟然高达92篇。好在到我们80级这届,同学间的年龄差距仍然较大,有的比我大十多岁,那些大龄青年总要找老师求情,请求划掉一些篇幅较长的背诵篇目。富有同情心的老师经不住同学们的软磨硬泡,最后总要砍掉几篇,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给我们“减负”了。
那时,我对背诵古诗文一点都不担心。因为我的记忆力好,再长再难背的文章我半天准能背下来;再者,我肯花时间、下力气去背。我牢记高中老师的教导,平时如战时,战时如平时。周六日的时候,我常独自跑到长满相思树的长安山上,找个僻静处坐下来,与课本亲密接触。相思树的叶子都是成对生长的,我却喜欢独来独往,以免彼此谈话分心。手上还要拿根棍子,遇到难写的字词,就在地上比划比划,因为有位名家说过,运动式记忆记得更牢。
当然,背得累了也会发发牢骚。比如屈原的代表作《离骚》,老师要求背诵全诗。全诗总共377句,既长又费解,有的字还特难写。我就忍不住自言自语,你爱国就爱吧,为什么要写这么长的诗篇为难后辈呢?
不过,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四年大学有关背诵默写的考试我只丢掉1分,就因为一个“廊”字莫名其妙突然间写不出来。这是我引以为豪的战绩,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我到长安山背书有时还会多个伴,他姓李,是我要好的同学之一。
李同学身高与我相仿,在170cm上下,但比我长得壮实,肤色黝黑,性格开朗,极好相处。当时,武术热在神州大地兴起,大学校园也不例外。我把刚学不久的《印尼拳技击八法》教给他,跟他对练;他把学到的《七星连环》拳术套路和初级棍术教给我,互相指点。我们玩得不亦乐乎,然而对读书尤其是背书一样不敢马虎。
一个周日下午,天气炎热,我俩在长安山上的一棵大树下读了半天书,感觉累了,坐下来休息。李同学好像想到了什么,忽然有些神秘地说:“我们读书太辛苦了,我去买个东西来补一补。”说完,站起身,一溜烟跑了。
很快,他一路小跑回来了,手上拿着一个褐色的玻璃瓶,气喘吁吁的。难怪,小卖部离这儿有一公里多呢。他拿着瓶子在我面前一晃说:“这是啤酒,液体面包,很补的。”说罢,用牙齿咬开瓶盖,想不到的是,一股白色泡沫瞬间冒出。他急忙用嘴接住,喝了几口,又马上递给我,让我喝。我们不停传递着瓶子,手忙脚乱地。最终,一大瓶啤酒大概有小半瓶流到了地上。
第一次喝啤酒成了我难忘的记忆。多少年后,李同学说:“我也忘不了,当时感觉味道有点苦。”
【本文发表于《浣花》2022年第2期(总第27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