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咖啡的香氣(散文)(香港)东瑞

(2021-04-06 12:46:49)
标签:

咖啡

散文

印尼

杂谈

分类: 散文遊記詩歌

    咖啡的香氣

咖啡的香氣(散文)(香港)东瑞

       东瑞

  我爱飲咖啡,我们也喜欢咖啡的香气,她也是。

  在家的日子,一炮制就是两杯。真可谓有影皆双,有杯均二。

  我们爱喝的是粗咖啡,早晨一杯,配以各种不同的早点;下午一杯,权当「下午茶」,伴以水果等美点。早晨那杯,加了两汤匙的牛奶,叫牛奶咖啡;下午那杯,闽语称「咖啡乌」,印尼语发音接近,Kopi O。在雅加达大街小巷逛,不时看到店铺外招牌写着这类拼音名称。

       以前有事没事,至少每年都会到印尼一两次。最大的收获之一是满载印尼各种咖啡回来。这些咖啡百分之九十都是文友送的,虽然一样都是印尼咖啡,但产地不同,有楠榜、棉兰、先达的,有苏甲巫眉、牙律的,也有泗水峇厘的······`各有风情,香气独特,大抵都是粗咖啡(这里粗咖啡的意思,指磨碎的咖啡粉,零添加);我们像品赏艺术品那样,在平素的日子里一包一包拆开,煲煮或冲制来品尝,真是极佳享受。由于来之不拒,储藏的馈赠品很多,还未用完,又南下印尼,回程再做一次运输大队长,半个大皮箱或整个纸箱都是咖啡。真感谢文友知心,知道我们爱咖啡,投我们所好。我们的咖啡来源,于是源源不断,没想到从20199月南下之后,仅一年半时光,因为疫情宅家,咖啡首次坐吃山空。没有印尼咖啡的日子虽然还有咖啡喝,但改饮在港岛一家商场小店铺购买的咖啡粉,质量略差,也就将就了,只是委屈了鼻子的嗅觉和舌頭的味觉。

       我是粗人,只配喝粗咖啡。再说,超市出售的五花八门牌子的欧美咖啡或东南亚三合一,添加物太多,咖啡的天然香气和纯净品质全然不存。正如欣赏女性,喜欢看村姑式的娥眉淡扫、薄粉轻敷,而浓脂厚粉的能避则吉,最怕和一張沒有卸妝的鬼臉同眠。别看印尼咖啡有的只是塑料袋包装,有的用厚纸袋再贴一小张漂亮的商标,更有的只是用一个普通的咖啡纸袋装实,开口处迭两迭,再用订书机钉两钉,土气十足,但真命天子往往就是它。这令人想到好比一个真正的饱学之士,低调但有料。最好的咖啡,香气浓郁,质量上佳,齿颊留香。梦里寻它千百度,居然是最不起眼的。

       我写过《巴黎大街小巷的咖啡馆》,记叙我和瑞芬游历西欧,在法国巴黎见到的咖啡文化。当时非常惊异,咖啡在西方竟然有这样的盛况。慢慢发现在世俗观念中,一直当饮咖啡是西方文化。由于大陆在一个长时期内一杯咖啡也难求,令这种误会很深,即误以為茶属于东方文化,咖啡属于西方文化。论起源,咖啡种子十七世纪在阿拉伯南部被发现,西班牙强迫南美洲人民种植,荷兰人强迫印尼种植,于是在巴西、印尼多了起来。传到欧洲则要归功于阿拉伯商人,那已是十九世纪初期的事了。在欧美,饮咖啡居半是喝情调,要原汁原味,还是在南洋的一些国家最好。中国传统的节日,被人家申请世遗,不是奇闻了;咖啡,我看应该姓东,而不是姓西。

       我本来有兴趣搜集一些咖啡书,想将自己「裝」成一个懂喝咖啡的绅士,风雅一番,后来发现那些书重在炫耀和卖弄自己的咖啡器皿、自己烹调的手艺而故弄玄虚。没有得益的文化图书我又最讨厌,那些书后来多数送人了,只留下一本。我于是顿悟,图书、咖啡或人,都一样的,虚有其表的雅士只是摆好看,我宁做一个踏实、扎实、老实的实在人。

  咖啡,我觉得还是一种奇异的饮料。阅读了多少评价咖啡的文章或视频,没有一个说它不好,一列,就是十大益处;咖啡,我看也是罕见的、唯一能令人喝上瘾又有益的饮料·

咖啡的香氣(散文)(香港)东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