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2016-02-26 15:36:52)
标签:
教师成长教学研究 |
分类: 文本研读 |
《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评委老师好!
我来自XXX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与朱元思书》。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目标、方法、过程五个维度谈一下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与朱元思书》是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经典阅读教学篇目。本文通过对富春江奇山异水景色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与留恋,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
本单元都是些写景抒情的古诗文,学习本单元文章有助于激发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人的高雅志趣。
二、说学生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基于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经验中的积累,对文言文字词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有较大价值的问题研读能力有待提高,对经典美文的鉴赏能力也有待于提高。
三、说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并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并能做出自己的鉴赏。
3.领悟作者热爱大自然淡泊名利的情趣。
四、说方法
五、说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你们知道我们祖国有哪些著名的景吗?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去体味一下他笔下的富春江是怎么样的?
(二)自主学习
1.读课文,查阅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上网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3.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4.引导学生提出一个自己不明白或者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三)交流碰撞
合作学习小组内解决字词、作者、背景、文章脉络等基础性的问题,对于学生不明白的问题提请全班交流,教师加以点拨。
对于学生可能不明白的问题我做了如下预设:
1.读完本文后,你认为那句话是本文的总领?
2.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3.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很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
(四)各抒己见
基于课堂生成,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环节将对上一环节中学生可能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让学生在讨论、思辨中深化思维。
教师适时适当的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引领。
(五)问题聚焦
基于课堂生成,我将选择文中最有价值、最有利于目标实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
文章最后一段中有这么一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作者为什么会这么写呢?
我将采用以读感悟法、小组讨论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我做一下简单的演示:
同学们现在对文章有了一个更深入的把握,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文章最后一段中有这么一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作者为什么会这么写呢?这句话的本意是,极力追求功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这句话一方面反衬出富春江景色的怡人,另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
(六)布置作业
为了即时掌握所学的知识,我将布置如下作业
1.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你所见过优美的山水景色,尝试运用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
2.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为富春江的美景设计一段导游词。
以上作业,二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