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向初一新生讲解学习文言文的一般要求和方法

(2014-09-04 15:52:57)
标签:

文言文学习

教学研究

新教师成长

分类: 理论研修

怎样向初一新生讲解学习文言文的一般要求和方法(一)

——以《世说新语·两则》和《论语十二章》为例

于保东

初一新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有一个渐近、适应的过程,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过文言文,但只是知道有文言文这回事,少数学生或许在外力的助推下能理解简单的文言文,但实质性的介入学习却很少。

中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文言文第一篇是《世说新语》两则,第二篇是《论语》十二章,(人教版)从教材编排者的角度讲,选择这两篇是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让学生不产生对文言文学习的为难情绪和心理,也是从家庭和学校生活(教师——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的。

怎么尽快地让学生进入实质性的文言文学习,告诉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规律和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一、首先要告诉的是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与联系

这点只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现在的语言是我们祖先继承和发展,文言文是在新文化运动前中华民族运用的语言(包括书面语和部分口头)即可。

二、学习文言文的一般要求与方法

(一)读

1.要会读: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准节奏。

文言文中不认识的字较多,可以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百度等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解决读准字音的问题。古汉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代人为了阅读的方便,给文言文加上了标点符号。但是有的较长的句子也要注意句子之间内在含义关联,不要把句子读破,这是需要语感和对文言文句子含义的基本认识的。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句话,在学生不理解句意的情况下,很容易读破,这句话停顿与节奏应该是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变化方式读:

初次接触文言文,读是学习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读准是基础,从读的方式上说,还要朗读、诵读、唱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这既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也是对文言文语感的积累。

(二)字词积累

字词的积累,首先要告诉学生一般的词类知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这些内容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有所了解,有的没有了解,但现在的学生接触这些实词知识并不难。难的是对一些虚词(常用的要讲)的了解与掌握,如表示时间的副词:“俄而”,表示感叹的:“哉”……。

此外,以下这些基本的知识和文言文学习的对字词的要求也要讲清楚。

1.一词多义现象。(可以结合课本2021页词义和语境)

如:“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①集体②聚集③集合…

有必要针对几个例子讲清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2.词类活用现象

即名词用作动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

可以先举生活中学生2的例子,如“很man,“很娘”等。再举文言文中的例子,如“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新”……

3.通假字现象

通假字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正确的表述规范是:说通(同)悦,愉悦、高兴、愉快的意思。

初中阶段涉及到的通假字大概在80个左右,需要学生一一掌握住。

4.古今异义词。

就是这个词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历经时间和社会的发展演变,词义发生了变化,意义完全不一样了。如“与儿女讲论文义”中“儿女”,儿女在古汉语中“子侄(男女)辈的孩子”,而现在却是之“自己的子女”,不包含侄子、侄女。

(三)句子的翻译。

根据调查,学生在翻译时感到为难的是:有些重点的字词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在句子内容的顺序上感觉到与现代汉语不一样。

1.重点字词的意思不理解的解决办法是:看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借助其他学习资源、向别人请教等。也可以采用以下办法:添加字(组词),看看那个比较适合。置换:用一个比较熟悉的词置换一下,看看是否合适。推断: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当然这种方式要学生学习文言文有了一定积累以后才可以适用。

2.在句子的翻译上,主要靠语感。

首先,要把关键字词翻译出来,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多读几遍,注意倒装句和省略句,也就是说倒装的要顺过来,省略的要补出来。

其他内容以后再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