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为什么极度关注学生的不在状态

(2014-06-09 11:31:58)
标签:

班级文化建设

教育

教师为什么极度关注学生的不在状态

    本人爱好下棋,虽然是个臭棋篓子,有时也屡败屡战,但有时也不免兴之所至赢人几盘。如若对手是个大气的人会呵呵一笑,如若对手有点不服,不免会说上句,说的最多的仍不免是“今天不在状态”。

     做教师,跟人下棋的时间和机会不多,最多的是跟学生打交道,跟教师打交道。时间长了,对教师的有些语言不免耳熟能详,在自己有所状态的情况下,对教师的教育语言不免有所感触。

      见得最多的,是平时的测验和阶段性考试或者期末考试,某些或者某几个学生发挥不好,有失自己的平时水平、或者自己对自己的、或者家长对自己的、或者教师对自己的、或者班主任对自己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听的最多的是学生自己说自己最近一段时间不在状态。教师或者班主任说这个孩子最近一段时间不在状态。

    不在状态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论从生理的意义上讲还是心理学意义上讲,人生不在状态的原因可能很复杂,既是从物理学的意义上讲一个上紧发条的挂钟也不可能成为“永动机”,过一段时间就要有所松动或者放慢自己的摆动,这是最正常不过的常识了,几乎人人都知道。

    可是,要是学生“不在状态”把某一次小测验或者阶段性考试考砸了,那就不得了了。某生在昨天的数学测试中一不小心考了87分,数学老师很敬业,也很勤奋,奋斗一晚上把小测验全部批完了,惊讶的发现某生或者几个某生考得竟然出乎他(她)的意料的低,这还得了!第二天办公室里数学老师必定会找某生或者几个某生谈话:“怎么了?最近一段时间不在状态呀,看你上课怎么无精打采的?作业做的也不认真?你上课怎么无精打采能听好课吗?不能听好课能会做作业吗?不好好做作业能考好吗?要好好学呀……”这一番谆谆教诲,教师不可谓不是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来履行自己职责的。真可谓“诲人不倦。”

    问题是学生有可能数学考的不好,也有可能英语也考不好,物理也考不好……。那学生的麻烦就大了,数学老师找你谈话了,英语老师紧跟着,英语老师谈话了,物理老师紧跟着,物理老师谈话了,化学老师紧跟着,化学老师谈话了,语文老师紧跟着,语文老师谈话了,政治老师紧跟着,……最后到班主任那里去就更不好受了。

     班主任除了把上述老师的讲的话再毫无保留的重复一遍外,更要拿出班主任的特殊地位和特别话语权重申学习的重要性和对学生的期待,再在最后告诉学生:“下次一定要考好,自己要树立信心,不要辜负了老师对你的期待,你看老师们对你期待多高呀,也对你很负责,这次就不告诉你家长了。”要是下次小测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考好了,该生就会在教师眼中被认为这是极其正常的,如果该生还没调整过来,那可能就是群英“会罪”了,死定了!

     学生不在状态的原因可能极其复杂,教师不去帮助学生认真分析不在状态的原因,也不去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去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困惑,而是一味的在强调学生的“学习”,这又与庸医误病有什么区别呢?

     有感于今天上午上班听到的“某某不在状态呀,数学怎么才考了87分呢?”紧接着找学生谈话,教育学生下次要好好考而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