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回到家里,他心情很不平靜,咽不下饭,睡不着觉,终于下决心,向德宗皇帝写了《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陈述灾区农民的苦难情状,要求给予减免或缓征租赋,救灾民于水火。
疏书呈上,德宗皇帝动了恻隐之心,表示要采取措施。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韩愈反而被贬到岭南道连州阳山县当县令。
与韩愈一同上疏的同僚张署,也被贬到江南西道郴州临武县任县令。
为非作歹的原来是京兆尹李实。韩愈为民请命激怒了这位“权贵”。此人是唐高祖的儿子元庆的玄孙,王亲国戚。他继袭父位,任检校工部尚书、司农卿兼京兆尹,权势很大。因为得到德宗的信用,便“恃恩骄傲”,专横残暴,办事不公,常徇私情,封官许愿,诬陷好人,弄得吏不聊生,满朝皆怨。朝廷官员们无不对他憎恨入骨,但又害怕他。就在关中发生旱饥之时,民间艺人辅成端作歌讥讽:“秦地城池三百年,何期如此贱田园?一顷麦苗五硕米,三间堂屋二千钱。”类似这样哀叹民生的歌谣,辅成端作过10余首。李实闻知后大怒,说辅成端“诽谤朝政”,给他加个罪名,奏德宗“遽令决杀”。当时就是这样昏庸黑暗,韩愈得罪“幸臣”李实,招致贬逐就不足为奇了。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水陆兼程,韩愈于贞元二十年(804)二月,正式到达阳山县。时年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