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考语文冲刺
高考语文冲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252
  • 关注人气:9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诗歌发展史

(2018-06-27 23:36:44)
标签:

2018高考

2019高考

北京新课标

美文

杂谈

分类: 诗歌鉴赏

【文学】诗歌发展史

诗歌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诗歌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 

    春秋期,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人和他在楚歌的基制的体,就是屈原和楚辞。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故楚辞也被称为骚。楚辞的特点:句子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字。还常与《诗经》中的并称风骚
    
汉时歌的最高成就为乐府,最先是指朝的音机关,主要任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魏晋六朝将府所唱的乐府,于是府由官府名称演成一种体的名称。汉乐府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如《孔雀》,是存古代最早最的一首叙事,是汉乐府民歌展的最高峰。它与北朝的民歌《木辞》并称乐府双璧
    
魏晋期,五言开始盛。其主要是以三曹代表的建安人及晋朝的田园陶渊明。《古十九首》是五言的代表,志着五言展到最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度、形象的言、比手法形成独特的含蓄的格,后世的抒情有直接的影响。
    
是我国古代歌的最高峰。李白、杜甫分代表了我国古典歌中浪漫主现实的最高成就,被誉双子星座。白居易是唐朝的又一著名人,其文学主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为事而作。他是新府运的倡者。其它著名派有山水田园派和派。
    
的形式和格是丰富多彩、推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魏民歌、传统,并且大大展了歌行体的式;而且还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并且叙事言情的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格特别优美整的近体
    
近体也有两种,一种叫做句,一种叫做律句和律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七言古体,五言句,七言句,五言律,七言律。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的句数有限定,即句四句,律八句,每句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四句成为对仗。古体格是前代流下来的,所以又叫古。近体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格律   
    
近体是当的新体,它的造和成熟,是唐代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歌的音、文字精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古代抒情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但是近体中的律,由于它有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的内容受到束,不能自由造和发挥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而隋唐之,从西域入的各民族的音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生了燕又叫宴。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与民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主要用於娱乐和宴会的演奏。原来整的五、七言已不适,于是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是一种音文学,它的生、展,以及作、流都与音有直接关系。故又称曲子府、章、短句、余、琴趣等。 
  
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拍而写新,叫做依声。从此,与音分离,形成一种句子短不的格律。五、七言句匀称偶,表出整美;而短句主,呈出参差美。   
   
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牌有800多个,比常用的100多个。构分片或,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又有令、引、近、慢之一般比短,早期的文人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 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衷情近》。而,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法。牌如《木花慢》、《雨霖慢》等。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长调之分。据清代毛先舒《填名解》之58字以内小令, 59—9090字以外为长调。最牌《啼序》240字。一定的牌反映着一定的声情。
    
词牌名称的由来,多数已不可考。只有《菩萨蛮》、《忆秦娥》等少数有本事词。词的韵脚,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一般不换韵。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象五、七言诗一样,词讲究平仄。而仄声又要分上、去、入。可以叠字。   由于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之作,故有词为小道、艳科诗庄词媚。随着展,柳永、苏轼,逐渐扩大了材,至辛弃疾达到高峰,成歌同等地位的文学体裁。   
    
词最初主要流行於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人和以李煜、延巳代表的南唐人的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献。词终於在之外别树,成中国古代最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
    
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宋法。
    
到元、明、清三代在诗词方面基本沿唐、宋格,而元曲是、宋之后我国古典文学的又一个高峰。明清是中国小史上的繁荣期。从明代开始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词﹑元曲并列的地位。元明代填者甚少而清代填者甚多,但没有什么新的展和突破。体来在的作意境和文学艺术远逊于唐宋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