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s5/large/003yhvshzy6MJQL9XNO64
那年,放弃了报社优厚的待遇,准备去电视报道的时候,心里有点小窃喜。虽然报社也不错的,但是我从小的愿望,还是去当一名电视人。
记得当时出去采访的时候,报社的人最没有地位,电台的人要录音,必须围着领导走,起码也要放个录音笔在主席台上刷刷存在感,电视台的人更是不得了,不管先来后到,必须把镜头架在中央,那个位置没人敢占,最不入流的就是报社记者了,最早的时候,就是拿个本拿支笔记一下,回去主要是自己编。当然,还有通稿,会务部门会给一份通稿,基本上主题、思想、步骤、做法、经验等等都已经组织好了,去几家报社的人,大家只要各自找好一个点,约定一个发稿时间就OK了,甚至有些比较成熟的信息员的稿子,或者单位不是很重要的,去都免了,直接传过稿子来即可,当然一起来的还有车马费……
不过我追求的不是这个,年轻的时候,追求的那叫理想,总想着做个节目,获个奖,被人编在教科书里当教材,那才叫雁过留声,不枉了在世上走一遭。于是我怀揣梦想,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在电视业江河日下,制播分离甚嚣尘上,各大制片人纷纷停薪留职下海捞钱的时候,进入电视行业。
刚开始跟着做节目,几年后收视率考核不达标,结果节目撤了,后来跟着领导做周播节目,播完一季没有人投资,于是无限期搁置了,后来去做大活动,风里来雨里去,结果病倒了,领导说,你啥也干不了,还是去给领导写发言稿去吧,转了一圈,又去办公室给领导些稿子了,我不禁慨然长叹,造化弄人啊。这时候我报社的小伙伴们,停薪留职创业的都是什么家了,留在报社奋斗的都是什么长了,只有我还奋斗在一线,古诗云: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看来也有这般时候。
那是一年秋天,天冷得特别早,西风凛冽。
领导把我叫过去,说要不你去学一下收视分析吧,我顿时高兴起来了,收视研究部门,这是一个多么高大上的部门啊,高端、大气、神秘、权威,这都是形容这个部门的词啊,当年绞尽脑汁做节目,每天上午10点半惴惴不安等的就是收视率啊,以后只要别人追着我问收视率如何如何了,我再也不用等收视率了,果然有领导是伯乐,慧眼识英雄,果然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果然以前的苦没有白受,坚持就是胜利,我心里默念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句子,搬到了另一个办公室,跟几个人一起学习起了收视分析,一下就是十年过去了……前几天在一起喝酒闲扯的时候,我问某领导,当年您怎么就看出我有这个潜质,怎么就慧眼识英雄,怎么就让我派过去做收视分析了,某台说,你不叫长虹么,收视长虹,多好的兆头。
终于明白为什么叫招财的都在广告部,叫进宝的都在购剧部,叫有条的在办公室,叫不紊的在财务部了。
我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