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朗读方法指导
(2019-05-21 16:17:24)《观沧海》朗读方法指导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向东登临碣石山,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汹涌,海中山岛耸立,岛上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秋风呼呼地吹着,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背景: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象,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1)
四言诗句一般分两节来读: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
诗句中需强调的词语要重读: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划线字应加重语气。
(3)
应根据诗歌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缓、上升,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读时平缓一些,“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些写实景之句开始上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虚景之句,再上升一些,“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上升到极点。
(4)
有时某个字的读音要有所拖延,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中的“行”字应略为延缓一下,造成一种回味感。
(5)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者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读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