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根据自身体质选择最佳的养生保健方法-杨增良教你如何成为养生达人

(2013-04-22 08:42:16)
标签:

健康

保健养生

保健达人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分类: 中医保健
    俗话说:“病者之难 难求医。”我却说:“求医不如求自己。”最好的保健大夫其实是自己。只要大家懂得科学正确的养生、保健,都可以成为养生达人,未病先防,青春永驻。

    【平和质(正常质)】
    1、判定标准:体型健壮,面色红润,能耐寒热,舌质淡红,舌体柔软,活动自如,舌苔薄润,脉象均匀和缓有力。
    2、保健方法:只需生活方式合理化,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有度,节制房事,不染恶习,经常运动,切勿自恃身体强壮,偏食寒热,种种任性,以免损伤提醒。
    
    【气虚质】
    1、判定标准:肌肉松软,语音低怯,明显怕风易出汗,易疲劳,易感冒,舌质淡红或淡白,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脉象细缓。
    2、保健方法
    1)饮食调节:食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大米、小米、红薯、白扁豆、怀山药、大枣、龙眼肉、南瓜、红萝卜、香菇、牛肉、肌肉、兔肉、猪肚、鲫鱼、鳝鱼、带鱼、桃、苹果、葡萄、栗子等。少使生冷油腻之品,以免损伤脾胃
    食方举例:①山药红薯粥:怀山药30g,红薯250g,大米60g,以常法煮粥。补中益气,调养脾肺。②“杨氏三黄粥”:小米面、黄豆面、玉米面各等份,先以冷开水拌匀,待开锅后下锅搅拌,水沸后以小火再煮5分钟即成。也可以酌加豆浆适量同煮,更有相得益彰之妙。③“杨氏家常菜”:带鱼(洗净,去杂,切块)250g,放入酱油、米醋、白糖(各等份)中浸泡15分钟后,晾干。北豆腐(切块、晾干)250g,先用中火煎至微黄为度,再煎带鱼至微黄为即可。酌加葱、姜、蒜,水开锅改小火慢炖10-15分钟即成。健脾益气、乌发润燥。
    2)运动调节:以轻缓养气的运动为主,如“杨氏太极步”、杨氏太极拳、瑜伽、导引气功等。运动宜微汗出为度,否则伤津耗气。
    3)中药调节:中成药参苓白素丸(散)、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丸或胶囊)等均可选用

    【阳虚质】
    1、判定标准:肌肉不壮,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喜欢安静,性格多沉静内向,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边有齿印,脉象沉细而迟。
    2、保健方法
    1)饮食调节:常使温补阳气的食物,如小麦,高粱,糯米、葱、姜、蒜、花椒、韭菜、茴香、胡椒、香菜、辣椒、肉桂、洋葱、羊肉、狗肉、虾、公鸡肉、鳝鱼、带鱼、黄鱼、鲢鱼、草鱼、海参、龙眼肉、核桃肉、荔枝、桃等。忌食一切冷寒凉之品,如绿豆、绿茶、西瓜、苦瓜、黄瓜、梨、香蕉、猕猴桃等,以免损伤阳气。
    食方举例:①“杨氏三黑粥”:黑大豆、黑芝麻、黑桑椹、核桃仁各等份,打成细末,酌加糯米适量,以常法煮粥。滋阴助阳,温补脾肾。②韭菜炒虾皮:韭菜(洗净,切段)200g,虾皮适量,以常法爆炒。补肾壮阳。③补肾壮阳汤:黑豆(先泡2小时)100g,杜仲15g,肉苁蓉30g,以上2味中药布包,羊肾(去杂,洗净,切片)1枚,酌加生姜、葱白、小茴香、食盐少许,以常法清炖至豆烂为度。温肾壮腰,益精助阳。
    2)运动调节:取“动则生阳”之意,以“杨氏小步走”、走跑交替、慢跑、无禽戏等运动为主。运动不宜大汗出,否则易伤阳气。
    3)中药调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五子衍宗丸、杞蓉片、参杞全鹿丸等均可酌情选用。

    【阴虚质】
    1、判定标准:提醒瘦长,不耐暑热,手足心热,两目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皮肤干燥,大便干燥,常易失眠,舌红少津少苔,舌体瘦,脉细数。
    2、保健方法
    1)饮食调节:常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小麦、大麦、小米、黑豆、黑芝麻、黑桑椹、银耳、百合、番茄、红萝卜、芹菜、菠菜、苋菜、荠菜、茄子、竹笋、藕、西蓝花、金针菇、海带、猪肉、鸭肉、甲鱼、鲤鱼、黑鱼、鸭蛋、梨、苹果、香蕉、蜂蜜等。忌食一切肥腻及燥烈辛辣之品,如花椒、辣椒等。
    食方举例:①黑芝麻粥:黑芝麻粉30g,小米60g,以常法煮粥,粥成后酌加蜂蜜拌匀即可。滋阴补肾,顺畅通便。②百合银耳汤:百合15g,银耳(浸泡后去杂)10g,以常法清炖为汤。汤乘后酌加冰糖溶化即可。滋阴清热,润肺止咳。③乌鸡炖甲鱼(又名“霸王别姬”):乌鸡(洗净去杂)1只,甲鱼(洗净去杂)1只,酌加生姜、食盐适量,以常法清炖至肉烂为度。滋阴清热,养血滋燥。
    2)运动调节:适宜杨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步”、“杨氏小步走”、八段锦、瑜伽等静心舒缓运动。运动不宜大汗出,以免耗津伤阴。
    3)中药调节:六味地黄丸、右归丸、杞菊地黄丸、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均可酌情选用。

    【痰湿质】
    1、判定标准:体型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易出汗,且出黏腻,面部常出油,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濡或滑。
    2、保健方法
    1)饮食调节:常食健脾利湿、化痰祛浊的食物,如玉米、薏苡仁、白扁豆、地瓜(红薯)、豆腐、豆浆、洋葱、海带、白萝卜、紫菜、茴香菜、莴苣、牛肉、瘦肉、鸭肉、鲫鱼、鲤鱼、山楂、柑橘、菠萝等。忌食一切肥甘厚味,油炸食品,如巧克力、可乐、果汁等。
    食方举例。①扁豆芡实粥:白扁豆15g,芡实15g,以上2味先泡2小时,香薷(布包)15g,玉米楂30g,以常法煮粥。健脾和胃,祛湿化浊。②豆蔻草果炖乌鸡:乌鸡(去杂)1只,将豆蔻10g、草果5g,炒焦后,装入鸡腹中,用线捆紧,酌加生姜、食盐适量,以常法清炖至肉烂为度。温脾燥湿,行气化浊。③三子化痰茶:莱菔子6g,炒紫苏子6g,打成细末,水煎代茶饮。降气化痰,消脂通便。
    2)运动调节:现则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量应循序渐进,如原地转腰髋、原地高抬腿、仰卧空蹬腿、原地后蹬腿、“杨氏小步走”、走跑交替、慢跑等均可酌情选用(详见“运动保健”)。运动以汗出身爽为度,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3)中药调节:香砂六君子丸、香砂和胃丸、香砂养胃丸、香砂胃苓丸、香砂平胃散等均可酌情选用。


概述:湿热质、 血瘀质、 气郁质、 特禀质判定标准及保健方法。
      视频讲解、如何通过舌苔、手按穴位来判断自身体质情况,让你更加直观的了解自己,选择科学将抗       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