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增良教授
杨增良教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82
  • 关注人气:1,9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季重养肝-杨增良教授解答中医春季养肝

(2013-04-19 10:11:46)
标签:

保健养生

中医保健

中医养生

春季养肝

健康

分类: 天天养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此四时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季重养肝

    1、肝脏旺于春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此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素问·脏气法时论》亦说:“肝主春。”肝与春季相同应,是由于同气相求,肝气在春季最旺盛,反应最强。春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气候温暖多风,天人相应,在人体则与“阳中之少阳”的肝相应,故春季也多见肝之病变。
    
    2、自诊肝病法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其性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以舒畅全身气机(气的升降出入),调节情志;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1)肝的生理功能
    主疏泄。调节情志活动;促进消化吸收;维持血液运行;调节水液代谢;调节月经及精液排泄。
    主藏血。是只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液的功能。
    肝主筋,其华在爪。
    开窍于目

    2)主要病变
    疏泄不及,肝气抑郁 — 性情孤僻,抑郁不乐,多愁善虑,嗳气叹息;疏泄泰国,肝气亢奋 — 性情急躁易怒,头痛,失眠
    肝胃不和 — 胃脘胀痛,纳呆,呃逆,嗳气,吞酸;肝脾不调 — 腹部胀痛,腹泻,水谷不化;肝胆疏泄失常 — 胸胁疼痛,口苦,厌食,黄疸;气滞血瘀 — 胸胁疼痛,或肿块;气逆血瘀 — 出血如吐血、咯血、月经过多、崩漏等;气机不畅,水液输布排泄障碍 — 痰饮、水肿;疏泄失常 — 女子月经不调,男子精液排泄不畅,妄泄。
    肝不藏血(藏血失职) — 出血,如吐血、衄血、咯血、月经量多崩漏
    肝血不足(藏血不足) — 头晕,目眩,经脉拘急,肢体麻木,女子月经量少或闭经。
    肝血不足,筋爪失养 — 麻木,震颤,屈伸不利,抽搐,爪甲软薄,枯槁,或变形、脆裂等。
    肝血不足 — 视物模糊或夜盲;肝阳不足 — 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 — 目赤肿痛;肝风内动 — 两目斜视,目睛上吊。

    3、肝脏保健法
    1)起居炼形:“夜卧早起”。运动舒缓为宜,如“杨氏太极步”或杨氏太极拳等,以微汗出为度。
    2)饮食保健:适当多食甜味食品,如大枣、蜂蜜、西红柿、竹笋、莴笋、甘蔗等。适当多食辛味食品,如葱、姜、芥、蒜、荠菜等辛辣之品。少食酸味食品: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3)食方举例:香芹炒牛肉。香芹、牛肉各150g,以常法爆炒,酌加葱、姜、蒜、食盐等调料。“杨氏三黄粥”。小米、玉米面、黄豆面各等份,先用冷开水搅成糊状,再加入开水或豆浆中,煮熟即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