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不见的老友聚会,问及对方情况,答曰:我儿子都会打酱油了。
作为一名营养师,职业习惯驱使我笑着问对方:别说你儿子了,你会打酱油么?
打酱油也是有学问滴,超市里的酱油琳琅满目不下几十种,你知道如何挑选么?
http://s3/bmiddle/c11217c1gx6CbJufwUGc2&690
首先:选酿造酱油,不选配制或者化学酱油
|
原料 |
制成原理 |
酿造酱油 |
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 |
微生物发酵 |
配制酱油 |
以酿造酱油为主体,另外加入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 |
配制 |
化学酱油 |
脱脂大豆、花生粕、小麦或玉米蛋白 |
盐酸水解 |
通过上图,大家可以一目了然,选择酿制酱油。
其次:看用途
http://s13/bmiddle/c11217c1gx6CbJH92LG1c&690
消费者也可以这么认为:佐餐酱油可以用于烹调,而烹调酱油最好不要用于佐餐。
第三:生抽?老抽
酱油按照颜色分为生抽和老抽。
生抽颜色较浅,呈红褐色,质地稀,口感偏咸,调味增香却不上重色;
老抽则是在生抽的基础上,把酱油再晒2-3个月,经过沉淀、过滤等工序,呈棕褐色,口感微甜。一般用于需要上色的食材。
第四:酱油的等级
|
每100ml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g) |
特级 |
≥0.8 |
一级 |
≥0.7 |
二级 |
≥0.5 |
三级 |
≥0.4 |
http://s6/bmiddle/c11217c1gx6CbJWhJ4hf5&690
食品添加剂往往包括:谷氨酸钠、5-肌苷酸二钠、5-鸟甘酸二钠,这些都是鲜味剂,虽然都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但是这些成分中含高钠。所以,在原料相同的情况下,食品添加剂越少的,酱油质量越好。
另外,市场上还有很多添加了不同调味汁、有着不同用途的酱油,比如:海鲜酱油、草菇酱油、饺子酱油、蒸鱼豉油等。这些酱油的主体都是酿造酱油,其挑选均可以遵照以上五条指标。
另外,食用酱油还有几点需要消费者注意:
1、
2、
3、
营养师——杨玉慧
新浪微博:@杨玉慧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