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第一课时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数学高效课堂课题研究 |
《可能性》第一课时
执教老师:仙游县城东中心小学 黄瑞峰
指导老师:仙游县城东中心小学 张庆宣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44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借助猜测、实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准备】
课件、节目卡片、抽奖盒。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活经验
(一)、以《奴隶的生死》故事来导入,以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1、你们认为这个奴隶摸纸条时会出现什么结果?
2、这下,奴隶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3、猜一猜,他的命运又会怎么样呢?
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三个词语。
(二)揭示课题
生活中的事情就像故事中的一样,在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相关的经验,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一)出示学习目标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二)创设情境,感知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1.课件出示主题图:联欢会抽签表演节目。
2.指名回答(问题预设)。
(1)同学们用抽签的方式表演节目,能事先确定自己表演什么节目吗?
(2)有哪些可能?(此时由于不知道抽签的内容,因此有多种可能。)
(三)活动探究,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1情境)出示“唱歌”“跳舞”“朗诵”三张卡片,按要求分小组进行抽签操作,分三步讨论并分析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逐步完成研究报告。
|
抽签前先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猜测、描述抽签结果 |
抽签的结果 |
第一位同学抽 |
|
|
第二位同学抽 |
|
|
第三位同学抽 |
|
|
第一步:.第一位同学的抽签情况。
(1)让学生分析:
第一位同学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吗?他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请说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让第一位学生抽签,展示抽到的结果,填写报告单。
第二步:第二位同学的抽签情况。
(1)让学生分析:第二位同学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吗?他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请说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此时有两种可能发生的结果)
(2)进一步分析:他不可能抽到什么?能确定吗?
(3)让第二位学生抽签,展示抽到的结果,填写报告单。
第三步:第三位同学的抽签情况。
(1)让学生分析:第三位同学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吗?为什么?
(2)让第三位学生抽签,展示抽到的结果,填写报告单。
4.展示交流、分析总结。
(1)分组展示抽签过程,由小组长组织。
(2)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抽签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3)引导学生得出:在一定的条件下,有些事件的结果是确定的,这时就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而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确定的,这时就用“可能”来描述;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与剩下的卡片有关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创设“联欢会上抽签”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感知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通过猜一猜(可能会摸到什么)、说一说(为什么)、摸一摸(验证猜想),使学生在观察、实践描述和交流的活动中充分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一)基础练习
1、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来填空,并说明理由。
(2)三天后(
(3)喜洋洋说今天是星期五,那么明天(
(4)爸爸的年龄(
(5)太阳(
(6)吃饭时,人(
2、学生举出其他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数学”,进一步加深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理解,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课件出示“做一做”,学生回答问题并分析下述问题。
4、以学生说一说的形式完成教材第47页第1、2题。
(二)综合练习
1、以学生独立完成的形式完成教材第47页第3题,学生交流答案,并说说为什么。
2、以学生独立完成的形式完成教材第47页第4题,学生展示不同答案。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一)学生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二)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学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希望大家今后能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可能性,我们还将进行深入探究。
板书设计:
可能性
附件1:可能性 第一课时导学案
附件2:可能性 第一课时校本作业
附件3:可能性 第二课时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