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浪潮之巅》

(2013-05-20 16:11:29)
标签:

感悟

投资

书影

财经

                                           http://s11/mw690/c0fc0a96gdd1e2b15e22a&690


 

这本书的作者是吴军,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的博士,2002年加入Google,是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2010年其担任腾讯搜索业务副总裁。


 

我最早看到吴军的文章也是在2007年的Google黑板报上。当年WEB2.0风行,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Blog,包括Uuzone、消息树、Blogbus这些如今已久不在人世的网站,都有不错的企业博客。当然最著名的还是Google的黑板报。后来,随着Google在中国的几次沉浮,我也就没有再关注它的黑板报了。


 

没有想到的是,几年时间,吴军博士在Google黑板报上的文字居然会变成了51万文字,539页的大书了,这还不算,还要加上一本24.8万字的《数学之美》。


 

牛人之所以牛,总是因为他们不经意间给我们惊讶。一个专职作家五六年间写出百来万字,不算什么,但一个有十几项国际专利的计算机专家玩票玩出这么个成果,着实牛逼。06年到今天,我也写了不少东西,但飞鸿雪爪,只是一些记录当时心情的东西,与吴军这样的牛人相比,高下立马就在云泥之间。惭愧!


 

这本书虽然很厚,所涉都是硅谷科技巨头的兴亡沉浮,但一点也不枯燥。作者是以创新的趋势为主脉络,梳理了AT&TIBM、思科、微软、苹果、YahooGoogleFacebook等科技公司命运变迁和兴衰原由。


 

不得不承认,最近几十年,真正影响和改变我们生活的就是这些公司。它们在遥远而狭窄的硅谷地带,为竞争你追我赶,为创新殚精竭虑,顺带着也把我们的生活也一并改变了。


 

回想当年好不容易从电信拿到免费上网账号,用吱吱发声的猫,在新空气和杭网聊天室的情景,实在无法想象今天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生活。


 

天才总是成群结队的。唐诗是这样,文艺复兴是这样,小沃森、格罗夫、波萨卡、比尔盖茨、杨致远、-佩吉、塞尔吉-布林这波也同样如此,当然还有我们这边的张朝阳、王志文、李彦宏、马化腾、马云等。


 

以前唯物主义历史观有一个著名的诘辩:到底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还是人民创造了历史?现在回头想想,这真是一个无聊和庸俗的问题。唯物史观的一大祸害就是常常成为统治者和极权者的工具,貌似唯物,客观,却经常扮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角色。你说人民重要,他说领袖更伟大;你说英雄重要,他说人民是基础。只要对自己有利,他可以瞬间在人民代言人和英雄之间切换角色。


 

记得保罗-格雷厄姆是这样评价现在的程序员的。他说,在达芬奇的年代,绘画绘画并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是达·芬奇用自己的工作推动绘画成为一种伟大的表达方式,同样,编程到底能够有多酷,取决于我们能够用这种新媒介做出怎样的工作。我们不知道如今的黑客是否会流芳百世,但我们可以看到,如同艺术家一样,这些数字时代的手工艺人正在创造世界。


 

同样地,不要在乎你所处的行业是不是站在浪潮之巅,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让这个行业真正去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这个行业变得很酷。


 

1996年,当马云手舞足蹈、唾沫横飞向我描述Internet的神奇时,我只是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好玩,只有当互联网真的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我们才明白,那时的他其实很酷。这不是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的问题,而是知觉以后,你做了什么。

 


===================================

微信公众号名称:B座12楼    微信ID:B1-12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